但,这类论文现在也只有翟竖懂,早期的多数成果也都投到《生命信息科学》去了。
投稿到其他期刊的,看起来都是一些猜想,推断之类的,怎么看都像是蹭热度水出来的。
就算是某些有根有据、数据详实的论文,也没有人敢保证有发表的价值,甚至都找不到人审稿。
这对于顶级期刊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万般无奈,《科学》最终还是决定再次邀请谷云盛和翟竖,邀请他们一同做特别审稿人。
……
翟竖一直忙着课题的事情,闲暇时刻过来看看老师,没想到还得到了这么多的意外收获。
本科直接提前毕业,课题结题直接能够拿到博士学位,还是让翟竖十分惊喜的。
学位对于翟竖的意义不能说有多大,这根本不影响他的任何工作开展。不过,其中的意义也绝对不小。
虽说现在翟竖也什么都能干,也是他实际在负责课题组,但名不正则言不顺,拿到博士学位之后,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的展开,不用再借用别人的名义。
“《科学》杂志的邀请你怎么看?”谷云盛教授也是征求翟竖的意见,如果同意,这项工作最终还是落到翟竖的头上。
“老师,我觉得接下来吧。”翟竖说道:
“不过,我们这边只能接受中文稿件,混沌进制现在最佳的搭档就是亅语言,不懂中文,甚至不精通中文的人都是搞不了这个研究的,也没办法进行翻译。”
对此翟竖有着自己的用意,一个有混沌思维的人太难得了,兴许在审稿的过程当中能够发现一些好的苗子呢?
而且本身限定中文发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表的也都是自己人,真有某些特殊心思的,回头再筛一遍也就是了——防护系统,丁宽正按翟竖的设计去实现呢,翟竖还真就不怕人有人有歪心思。
“让他们在《科学》上发中文论文,你是故意的吧?”谷云盛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他就想看看《科学》上发表的中文论文什么样儿,那感觉,想想都觉得浑身舒畅。
翟竖对此到不觉得有什么,这也不是他的目的,如果不是为了找人,他才懒的掺和这档子事儿。
不过,从《生命信息科学》的审稿情况来看,情况也不会乐观,第二期的《生命信息科学》几乎还全都是翟竖自己的关于“辅脑”的后续分析。
剩下的就是翟竖自己的几篇链水制作和特性研究的论文,其他的,也就只有一篇综述能看,给过稿,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第三期可能会好一些,有丁宽呢,翟竖压榨也要压出几篇出来,一面《生命信息科学最》最后成为自己的专属,前期还好,一直这样肯定不利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