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着飞鸽的信使官,重复道:“夏明瑞在吐蕃王的帮助下,不仅杀了犬戎国皇室的所有成员还直接称帝,改犬戎国为大夏王朝。并且发出声明,大夏同吐蕃世代友好。”
信使官的话音落下,大殿寂静无声。
皇上道:“告诉晋兆军的将士们,一定要守好西南。哦,对了,还有西北,吐蕃也不能掉以轻心。”
兵部尚书道:“臣领旨。”
皇上道:“众卿对此可有什么看法?”
大殿中除了寂静还是寂静。
片刻后,魏忠贤上前道:“陛下,臣以为,旧怨不可同国事相提并论。周乃圣朝天国,我等对待周边小国定要显出咱们泱泱大国的气度。臣以为,我国应主动派出使臣,表达周友好建交的意愿。如果他们不愿,那么再出兵不迟。”
众官应声附和。
皇上道:“魏卿此言有理。其他卿家可还有什么提议?”
刘相道:“陛下,臣认为魏相所说的乃是掩耳盗铃。夏明瑞不仅是夏家的嫡长子,还是夏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的。他的叛国,夏皇后从未给过说法。如今轩辕一族未灭,夏明瑞又自立为帝,臣担心他们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臣以为,大周应以强硬的手段,让吐蕃和大夏给大周一个交代。晋王爷不能白白的牺牲,我大周也不能不报此仇。”
刘相的话,堵上了所有人的嘴。很多人不想打仗,可提到晋王,没有哪个敢当着皇上的面说不给晋王报仇雪恨的。
不管主战、主和两派如何的吵,夏皇后都没有表态。她把自己拘在坤宁宫中,不出一步。她觉得她对不起夏家的列祖列宗,她一手养大的夏明瑞,不仅杀兄弑父,连夏家的最后一个血脉也没有放过。
前来京兆顶替夏明瑞的夏家次子,也没有逃过一死的命运。如今夏家只剩下夏明瑞一条血脉,夏皇后有时候恨不得夏明瑞死,有时候却希望他好好的活着。而如今,她就是知道夏明瑞黄袍加身,建立夏国,她都不知自己作何感想。
***
“娘娘,娘娘……”
一个太监跑了进来。
乔夕道:“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太监跪地道:“大夏和吐蕃同时遣了使者,说是只要大周同吐蕃联姻两国便从此依附大周。使者虽还未入我朝,可信件已经飞鸽到了。”
皇后惊道:“他们要哪个联姻?”
太监道:“是,是如意侯。”
皇后道:“摆驾上书房。”
乔夕急了,赶忙上前阻拦,“娘娘,此刻去上书房怕是不妥。”这个时间,上书房内定有许多官员。在如此风间浪头上,皇后不该出现在众官员的面前。
皇后道:“乔夕,明瑞没有消息便罢,如今有了消息,本宫一定要问问他,本宫和夏家哪里对不起他了,让他血洗了整个夏家。”
乔夕不再言语,她知道皇后娘娘是钻了牛角尖了。有如此野心的人,哪里会想什么养育、生育之恩。
皇后到上书房时,大臣们已经跪了一地。他们跪在地上,恳求皇上同意与吐蕃联姻。
董文德此刻也跪在人群中,只是他说的是,“陛下,同周边小国联姻,并无不可,可要是让如意侯前往,就大大不可了。”
刘相道:“董尚书切不可感情用事。”
董文德不屑道:“刘相此言差矣。诸位……试问在场的诸位同僚,你们哪个不是读经史子集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