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下这盘棋的过程中,秦父的感觉并不好,秦父感觉这局棋是下的是处处受制与人,憋屈无比。
就好比两个人动手过招比武,你的招式使出来,还没有攻击到对方,对方却知道你要攻击哪里?怎么攻击?提前做好防守,并攻击你防守的漏洞,逼得你收招,重新再来。
而你重新使出的招式又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就是大人在欺负小孩,让你打,让你先动手,你却完全攻击不了,你说憋不憋屈?
而李侃这小子让自己憋屈了整整一盘棋的时间,可最后却又那么自然的让自己赢了那么一目棋。
让自己,在视自己为生命的妻子、视自己为偶像的女儿的欢呼、加油面前,有苦说不出,有火发不出。
自己还要感谢这小子给自己这个老丈人留了面子。这小子简直就是玩弄人心的高手,着实可怕。
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女儿能得夫如此,自己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他能尊重自己,宁可客服年轻人的好胜心,而输给自己,就是爱自己女儿的表现啊。
而有如此心机,他未来的前途一定也差不了,自己的女儿也就终生有靠了,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自己喜得佳婿,难道不值得开心吗?
所以,秦父很罕见失态的仰天大笑,而且经久不绝。
秦可卿看到自己父亲开心的失态,她也开心。虽然不知道下棋之时发生了什么,但只要李侃获得了自己老爸的认可。自己这个男朋友肯定就不会有变化了。
李侃也很开心,在秦父观察他的同时,李侃何尝不是在观察秦家二老?如果如普通官僚一般不堪,或肆意阻碍他和秦可卿的交往,或许李侃能干出蛊惑秦可卿私奔的事情来。
秦父开心大笑,李侃就知道事情是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事实证明,能做到京城一号首长的大人物,心胸果然很宽广豁达。事后,既没有因为棋局中自己处处打压而发火,也没有因为自己故意相让,觉得丢了面子而恼羞成怒。
秦家人确实不错,可堪为我的岳家。这是李侃接触秦老爷子、秦父、秦母以后给秦家的一个结论。同时也是李侃下定决心娶妻秦可卿的必要考察过程。
要知道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要是真谈婚论嫁那一定就是两个家族的结合。李侃清醒的认识到,只要自己不作死,未来一定是无可限量。那自己一定要挑选合适的结婚对象。
秦可卿只有在许多年后,自己儿孙满堂,和李侃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她有多幸运。
她的恋爱对象,在通过她爷爷、父母设置考察项目的同时,秦家也通过了李侃的满意度调查。这才有他们以后的几十年好日子。
“小李不错,来吃鱼。这可是早上阿姨去买的活鱼,亲自下厨烧的,别客气,来,阿姨帮你夹。”
“谢谢阿姨,嗯,这鱼的食材真新鲜,烧的火候掐的刚刚好,不老不生,真不错。没有几十年的手艺是做不出来的。”
在棋局结束,秦父开心大笑后,一家人就其乐融融的开饭了。饭桌上秦母更是不断的为李侃夹菜,搞得李侃碗里的菜都堆成了小山。秦父也做主开了一瓶好酒,和李侃对酌。
而李侃对秦母的称赞也不是简单、敷衍的“好吃”、“不错”,而是从食材、做工、火候夸到咸淡把握,甚至于到配菜摆盘。往往一两句称赞,就刚刚好点在秦母正得意的地方。
于是秦母老怀大慰,深有做了几十年的饭,今天终于碰到知音的感觉。更是频频为李侃夹菜。而李侃则是吃一口菜表扬一下,两人浑然忘记了,饭桌上还有另外两人。
“到底我是亲生的,还是他是亲生的?怎么不给我夹菜?”
到底秦可卿忍不住了,要知道李侃可是搞文学的,真要哄起人来,嘴里的词都不带重样的,那谁扛的住啊。只有她来提醒自己母亲一下了。
“死丫头,小李头回来,认生。当然要照顾一下。都照顾你二十多年了,还不够?去,去,自己吃去。来小李,喝一杯。”
秦母一脸嫌弃的对秦可卿说。并亲自端起杯子,以茶代酒和李侃碰了一杯,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这倒是真的。
秦母发自内心的觉得这女婿不错。
别说外人,就是自己女儿这几年也很难逗的秦父开怀大笑,而这个小李第一回来就做到了。这让一直视秦父为生命意义的秦母特别开心。
所以,秦母在饭桌上就对李侃特别照顾,生怕他拘束,吃不饱,不停的给他夹菜。
而且,你看小李对各种菜多有研究,你们什么都不懂,只会吃。只会说“好吃”或“不好吃”。
这小李才是厨师的知音啊。
秦父看着秦母的热情,肚子里在嘀咕:这小子会认生?怕是我认生,他也不会。却是也只能对秦母点头微笑,表示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