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州府城外。
清晨。
一时间旌旗蔽空,狂风烈烈。
兖州刺史刘岱集结的三万名士兵早已等在这里,三天前刘岱开始集结部队。
到今日,尽管刘岱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增加人数,可也是堪堪凑够三万。
身处四战之地,兖州现在的情况也很危急。哪里都没有多余的士兵让调动。
其实如果现在能够再增加两万人的话。这次去讨伐黄巾军的行动难道就不是那么大了。
三万人去对抗八万人,就意味着要对抗两倍多于自己的敌人。
城墙之下,那三万多名将士一起抬头看着城墙上。
陆羽站在最中间,他身边站着的是刘岱和鲍信他们。
何太后原本也想来。
但是被陆羽给劝说住了。
这种场合他还不适合抛头露面。
不过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也为了鼓舞军心,陆羽找人写了一篇讨伐黄巾军的檄文。
站在城头,陆羽俯视众人。
站在这里,陆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下面的这些士兵们的情绪不是很高。
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抗拒。
毕竟单单是从人上来看,这就是一场极大劣势的战斗。
刘岱似乎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些士兵们的事情不是很高,士气不高很影响战争的胜负。
出现这种情况,刘岱的心里也开始打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两军交战,最重要的是士气。
有士气的队伍可以以一挡百,但是失去了士气的队伍,就算是面对和自己同等人数的敌人,也绝对不是对手。
项羽的破釜沉舟,便是这个道理。
当他把大家逼上绝路,大家就会抱着一种必死的决心去战斗。
一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的队伍,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和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战斗的队伍,对手也是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毕竟,打仗可不是为了死。任何人打仗都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所以如果面对一支抱着必死之心的军队。
哪怕是人数上呈现出碾压的姿态,也不是对手。
陆羽看着大家。
刘岱开始发表陆羽找人写的那一片讨伐黄巾军的檄文。
这一张檄文,是有何太后大印的。
有了官方的大印,就代表着师出有名。
因为精心准备,所以刘岱讲的也算慷慨激昂。
不过慷慨激昂的只有他一人,那三万甲士,一个个看着他,却是没有任何反应。
刘岱讲完之后看到大家的反应。
他低声的对陆羽说道:“盟主,如果您带着这么三万人去战斗的话,失败的几率很大!”
陆羽微微的点了点头,他上前迈出一步。
看着底下的三万人,确切的应该说看着那底下没有任何事情的三万人。
问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想死吗?”
陆羽问出这五个字的时候,使用了他体内的真气。
所以,尽管他说话声音不是很大。
但却可以直击每一个人的心灵。
沉默!
整个城楼前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除了大风吹响旗帜,发出的烈烈的声音之外。
所有人都仰头看着陆羽。
他们不解,为什么陆羽会在这个时候问出这样的问题。
陆羽静静的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