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时间到了,大臣们都在殿前等候着,过了一会,越谨宗来了,坐在龙椅上。
大臣们开始一个一个的奏明政事。
凌王也是其中一个,并且很得越谨宗赏识。
“西北的战事刚刚平定,很多事情,还需要众爱卿们多多操心。”越谨宗坐在龙椅上,脸上是一片愁云。
他还有很多事情,搞得很闹心。
“回禀皇上,西北战事刚刚平定,最大的问题,是剩下的余党。”一个大臣站了出来,提出一个没用的问题。
“边界余党作乱,扰得边界百姓不得安生,纷纷叫苦不迭呀!”
本就烦躁的脸上眉头紧皱,越谨宗对于内些个余孽也是没有办法啊。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周夜雨站了出来,“皇上,臣有一法子,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话音刚落,越谨宗就一脸期待的抬起头。
周夜阑不在的这段时间,周夜雨帮着越谨宗解决了不少的麻烦,现在越谨宗对他很是信任。
“快快讲来听听。”越谨宗大手一挥,示意周夜雨赶紧说。
周夜雨也没有卖关子,俯身做了一个鞠,“回禀皇上,边界动荡不安,不过是余党私自勾结,不肯就范,他们霍乱民间,不愿意归顺与您的统治,那就让他们心服口服便是了,您心里担忧,不过是因为南部蝗灾泛滥,兵力不足,缺少人手戍守边界,但是北部负责驻守边关的士兵一直得不到用武之地,他们也常常因此苦闷不已。”
“现在,北部一直无外敌侵犯,这些兵力显然是闲置得不到重用,我们大可以将北部的兵力,调去西北,这样,不需要调动南部对抗蝗灾的兵力,同时,西北的乱臣贼子也可以得到管束,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嘛?”说到这里,周夜雨便不再说话了,低着头。
越谨宗听了,沉默了下来,皱着眉头思考了良久,“你说的方法,倒也不是不行,只是……”
皇帝的话还没等说完,便有大臣接了去,“北部一直是军事要塞,若不防怕是不太妥当。”
那个大臣是一直以来,衷心跟随周夜阑的尚书。
周夜阑一直不在,朝中还是有跟随他的人在的,当然也有些见风使舵的小人,最近朝中一直流传,凌王要取代太子的传闻,然后就有些墙头草,投靠了凌王那边。
就比如下面这位说话的大臣,“臣倒是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妥,北部虽为重要地带,但一直和平安定,撤去兵力也未尝不可。”
此话一出,朝中议论纷纷,周说纷纭。
朝廷似乎被分成了两波,一面是同意陵王的,另一面是反对的,“启禀皇上,万万不可撤去北部的兵力!”
一个声音传来,说话的人,正是周夜阑,“拜见皇上,儿臣的毒以解,来迟了,还望皇上恕罪。”
周夜阑跪下行了一个大礼,十分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