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
这时候的孙家,依旧灯火通明,孙坚一袭灰色长袍,跪坐在书房的案桌之前,安静的看着兵书,孙家一直以孙武后人自称。
也许有人会质疑,就像质疑刘备的皇叔身份一样,但是身份可以假冒,但是家学传承是冒充不了的,因为在东汉末年那个年代,家学一般不对外传授。
再加上东汉末年可是没有印刷术的,一些宝贵书籍和家学,都掌握在世家豪强手中,这也是为何寒门难出的原因。
“父亲!”孙策带着周瑜,走进孙坚书房。
“如何?”看着两人,孙坚抬头,微微一笑,问道:“你们两个动静不少,我这里都能听到了,抓到人了吗?”
“都抓到了,不仅仅拿下了许贡,还拿下了一个父亲你都想不到的人。”
“不过这一次被公瑾算计了,抓到的那三个人,差点就被干掉了。”
然后周瑜接过孙策话茬,把前前后后又解析了一番,期间孙坚不断点头。
“你们是说,他们还出动的床弩?”孙坚勃然一怒,身上散发出一丝丝的杀气。
“的确,要不是公瑾安排的妥当,让周泰随行,这一次恐怕就要夭折了!”孙策回想起来,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后怕。
“够狠,看来他们是觉得某家好欺负了,那某家这一次就让他们看看,我孙家的怒气,那么后面杀出来刺客,应该不是许贡的人吧?”孙坚眉头皱起,目光有些冷:“许贡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肯定不是,他们是冲着顾舟来的。”
周瑜目光微微一亮,低声的道。
“顾家?”孙坚站了起来,走到书房的窗前,虎眸凝视着外面的细雨,有些阴晴不定,这顾家的影响力可不低啊。
这时候,顾家大宅。
顾谭神色有些着急,匆匆忙忙的走进的家主顾鸿的书房之中,顾鸿坐在房间的竹席之上,面色很阴沉。
“叔父,刚才的刺杀,我们顾家是不是牵涉进去了?”顾谭直接的问道。
“嗯!”
顾鸿抬头,看着顾谭,目光坦然,点点头,叹声道:“顾舟被罢去官职之后,一直不满我们亲近孙坚,所以暗中资助了许贡的行动,等到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乎匆忙之中,我就下了一步臭棋。”
他现在有点后悔了,顾舟掺合进去,只要顾家不承认,还是能兜回来,顶多是损失严重点,但是他后面出的一招,才是死死得罪孙家的臭棋。
“叔父你的意思是,杀顾舟?”顾谭目光一瞪。
只要顾舟一死,就算孙家有怨气,无凭无证,也不能把顾家如何,顶多顾家退一步。
“嗯!”
顾鸿点点头。
“行动失败了?”如果成功了,顾谭并没有觉得这一步棋臭,但是如果失败了,那就是多此一举,把孙家得罪的更深了。
“嗯!”顾鸿还是点点头。
清晨,雨停了,吴县的一片清新爽朗的空气之中,却弥漫着一种紧张兮兮的气氛,都在等待着新一轮的风暴。
昨夜的西门长街血战,和县衙附近的袭杀,许贡,张初,还有顾家的顾舟,联合起来刺杀孙坚长子孙策不成,反而让孙策设伏,一网成擒。
这事情在一夜之间,就已经传遍县城之内的各大家族。
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能感觉到一种压抑之后的平静,一个个开始盯紧郡守府,等待猛虎孙坚的决定,或者说等待着孙坚的屠刀。
“这许贡还真自不量力,这一次恐怕死定了!”大街小巷,一些酒厮茶楼,有些读书士子,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其实许贡他们倒不是很在乎,如今的许贡已经失去的利用的价值,顶多就成为孙坚立威的一个对象而已。
“听说这其中还有张家的家主,子洋先生也牵涉进去了!”
但是张初就不同了,本身就是吴县一个比较有名望的读书人,张家是吴县的本地缙绅的一个代表。
这让他们害怕孙坚会因此大做文章,利用张初的事情,对本地缙绅大开杀戒。
“我听说,就连顾家的顾舟都牵涉进去了,破虏将军这一次肯定暴怒,顾家都难逃其责啊!”酒厮之中,一人低声道。
最重要是这事情,关乎到了江东士族的巨头顾家,顾舟也算是顾家的一个代表性重量级人物,官至吴郡县令,所以很多人都把这事情,看成是顾家授意的。
“顾家可不是张家,恐怕破虏将军也要小心掂量吧!”有人叹声的道。
如今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孙坚和顾家的碰撞,他们才能得渔翁之利。
顾家、陆家两大家族,和一片的吴郡世家不同,他们才是江东真真正正的巨无霸家族,乃是超脱吴郡之外,影响力覆盖江东的大家族,就像袁家在大汉的地位一样,不过袁家是全国性霸主罢了。
一个三十四五出头的中年儒生,头戴纶巾,一袭简单的布衣长袍,有些落魄。
走过吴县的大街小巷,一边走着,一边听着不少的言论,心中开始默默的思考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这个中年儒生已经走到的吴县郡守府的面前,他抬起头,凝视着郡守府的大门,他心中有一丝的挣扎。
他叫张昭,他想投靠孙坚,于是乎就想毛遂自荐,他虽然年少好学,自问才能匪浅,但是曾经做过牢,有些不自信。
张昭是徐州人,年少好学,闻名乡里,几年前徐州彭城战乱,叛乱被州牧徐谦平定了,后来徐谦闻他之名,便要征辟他。
但是他已经感觉到乱世的到来,徐谦却非雄主,他并不愿意投靠,于是就推迟了,反而得罪的陶谦,没想到陶谦居然把他打入的大牢。
去年,好友赵昱当上的广陵太守,便向陶谦求情,算是把他救出大牢,不过他害怕陶谦记仇,出牢之后,就带着家人,一路南下,来到江东避祸。
但张昭不知道的是,他能逃出徐州和孙坚、孙策的暗中帮助离不开,孙坚早就盯上他这个人才了。
而且后来成了孙坚的托孤大臣。
张昭在吴县也呆了一个月了,从孙坚进驻吴县就开始留意,已经观察的孙坚有一段时间了,早在一个多月之前,他就下定决心要投靠孙坚,不过他只有他张昭的傲气,所以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昨夜的事情,让他看到的机会,他明白孙坚如何最忧愁的事情。
有时,我在想,历史对孙坚和孙策这对父子,太不照顾了,都英年早逝,其实孙家父子的才干,在三国哪怕历史任何时期,都算前列的,可惜啊,天不假年。
而且人才猛士,都奔着孙家父子的人格魅力去投靠的,心甘情愿,而不是像好多人,迫于时势而不得不投靠袁熙那样。
比如说郭嘉,贾诩,司马懿等人一开始都不想给袁熙效力,但是袁熙机关权谋手段太厉害,这几人只能上了袁熙的车。
但是投靠孙家和袁家的人,初心是不同的,可惜了,如果孙家有袁家父子那样的势力,有曹操那样的军事才能,有刘备那样的政治才能的话,说不定。
这一统三国的就是孙家,哪里有袁熙什么事,可惜了,谁也没想到袁熙竟然是个外来时空之人,历史中杀出一个程咬金来,不过存在即合理,也许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出现,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呢。
琅琊,阳都城外。
一队四百多徐州骑兵纵马出城,他们当中的头领是个,方脸浓眉的青年汉子。
青年汉子身披铁制鱼鳞甲,神色坚毅果决,朗声说道,“青州兵以前不过是黄巾匪徒,没有什么可怕的。注意了,待会遇到青州兵速战速退,不可恋战!”
“诺!”
不远处,出现了三百多青州军的先锋骑兵,青年将领挥挥手,四百潜伏路旁高地的奇兵,迅速散开,绕了个圈,悄悄地出现在了青州兵先锋后面。
哨声一起,青年将领率身策马,恶狠狠地挥刀劈砍前行,四百多训练有素的骑士也配合着,振奋地冲刺劈砍着。
青州兵先锋最前的这三百多骑,在猝不及下防,一经交战就被冲散开来。
三百多青州骑兵,被分割成了几部分,他们是从青州兵步卒中选出的精锐,但论骑战却训练不久,也没有太多经验。被分开后,青州骑兵努力汇集着。
方脸的青年将领,指挥着四百徐州骑兵,每次进攻都是短促迅猛,然后再退回整好队形,再次出击。
半刻钟的来回厮杀,青州兵就阵亡了一小半,青州兵看来是踢到了铁板。
青州骑兵带头的牙门将,看敌不过,只得带着剩余的一百多骑,缓缓撤退。
方脸的青年将领,倒也没有追击,而是收束队伍,准备着下次的袭击。
同一天,青州兵先锋步卒方队,也遭到了伏击,折损了五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