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啊,刘同友不是二殿下一党么?
齐王一气之下,将茶杯盖扔到了李光姚帽子上,将帽子打歪了,道:“降罪?死士全给你陪葬,你看如何?”
“陛下!此事是奴才按照陛下的吩咐,交给一处去做的,不能祸及他人啊,陛下!”
“哦?你的意思是,朕吩咐错了?”
现在的李光姚觉得自己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这惩罚是逃不过了。
果然,齐王又接着说:“罚你半年俸禄,先下去吧。”
“谢陛下!”
任平在押送人回京的时候,遇到了二处的刘同友,这就是二皇子在暗中与太子相争的表现。任平寻了许久,再也无法找到高昌“四皇子”的下落,于是写信给李光姚求助。
李光姚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到齐王对太子,和对他的失望。
都怪他,派谁去不好,偏偏挑中了太子门下的人。
任平回来的时候,带去抓人的手下全没了。他说,反正回京也是死路一条,不如就在江边自刎,死后下辈子还能做个闲散侠士,就算碌碌无为,至少也不用再被关进牢笼里。
任务失败的那一刻,任平是没有先想到求助的,而是一个人沿着夔门与峨眉这条路找了很久,才给李光姚写了信。
而太子,一定是后于李光姚知道这件事的,为什么任务失败的消息,却是从太子口中传到齐王耳朵里的呢?
是谁告诉了太子?
任平抓人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个人。
那就是,死士二处,刘同友。
可,他不是二殿下的人么?难道说......
李光姚想到这里,双腿发软,作势就要往地上跪去,衣衫的后背被冷汗打湿。
小李公公忙扶起义父,以为是在陛下面前跪久了,身体吃不消,道:“您趁着陛下正在气头上,赶紧回去歇下罢。这儿有我呢!”
李光姚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他要代替自己做大总管似的,道:“去去去!你几时知道陛下喜好了?别给我惹事!”
小李公公笑着扶他出了御书房的院子。
两人玩笑间,就见一人神色匆匆地往院里走,李光姚与那人刚好打了个照面。
“刘大人!御书房禁地,行事勿要如此匆忙,小心扰着了陛下!”
说完,留给刘同友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弯下腰来向他虚虚地行了一个礼。
“原来是李总管。您不在陛下面前候着,怎的出来了?”
小李公公在一旁给刘同友使眼色,李光姚轻咳了两声。
刘同友恍然大悟,又问到:“李总管,陛下召我前来,您可知是为何事?”
“大人去了自然就晓得了。”
“啊,如此,我便先行一步,李总管慢些走。”
刘同友也虚虚地回礼,眼里没有一点善意。
------题外话------
我就是秋天里的菊花:想开了。静下心来重新梳理一遍大纲,我好像又可以了。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