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红山书院(1 / 2)

红山书院坐落于云城北部的红枫山上,其建立之初是作为一个畅谈诗书的风雅之地而存在的,后来因着慕名前来的士子越来越多,便渐渐演变成为了以教学为主的书院。

但那天下志士云集此地,一起把酒言欢,吟诗作赋的传统却被保留了下来,也就形成了后来的红山诗会。

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昌永年间有名的大儒范裕良。

范院长为人德高望重,一生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在世时曾为书院亲笔提过一副字,被后世当做院训刻在院门口的一块石碑上。

曰:历山河万里,南北之地,百姓疾苦苦于身;阅诗书百卷,古今之道,圣人教诲诲于心。

云胡站在红山书院山门口,看着石碑上的这副对联,大概能够体会到当年老院长对书院学子寄予的厚望。

但是,终是人心不古,到底是让他老人家失望了。

“云公子?可是这副对联有何不妥?”

见他停下,站在后面的名玦小声地问道。

倒不想云胡还没有回答,身旁便传来了一声极其不友好的嗤笑声。

“呵!这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来的穷秀才,张口就敢点评,想必是连范院长的大名都未曾听过?”

现在正是午后,这个时候前来的学子不少,他们大多数都是头戴玉冠,腰佩玉带的世家子弟,极少数人穿着简朴,那便是寒门士子了。

嘲笑云胡的人正是一个身着锦袍的男子,大概十八九左右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直摇个不停,一张挺喜庆的娃娃脸上满是不耐烦。

云胡听到他的话,转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心里暗骂了一声傻逼。

云胡作为一个攻读了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大龄青年,这种十几岁的中二少年在他眼里就代表着两个字:欠揍!

但他深知,在这个世界,不是什么人都是他能揍得起的。

见云胡不说话,那娃娃脸好像是找到了什么乐子,和他一起来的几个少年也拦着云胡,不让他走。

“本少爷看这位兄台年纪不小了,想必不是第一次参加诗会吧?小弟不才,年前秋闱有幸考中解元,乃是初次前来,还请兄台多关照才是。”

这是有意为难的意思了。

“你们想干什么?”

名玦警惕地将自家公子护在身后,一个药童愣是给出了打手的气场。

云胡沉默地看着自己一米八的个头被小药童挡得严严实实,后知后觉地想到,不就是个解元吗?他还连续四次连中两元呢!

宁枧岁的马车到了红山书院山门口时,前面围了一堆人,似乎是起了什么争执。

她下了马车,径直朝人群走去,天音如影随形。

凑热闹这种事,少了谁都少不了她们殿下。

“不过就是一个从阴沟里爬上来的下贱东西罢了,终究还是要滚回去的,还真把自己当个东西了!本少爷乐意让你背那是给你脸,你少不识抬举!”

那锦衣公子双臂抱胸站在山门口,目光鄙夷地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青衫男子,那姿态嚣张得不得了。

围观的众人听着这话,不由抬头看向他身后那七百四十二阶青石阶,不由两股打颤。

红山书院在红山的山腰间,由山门口到书院须得亲自走完七百四十二阶青石阶,而且这是唯一的上山之路。

对于那些有幸参加红山诗会的士子来说,最令他们难忘的就是上山的这一遭,堪比登天路。

别说是背个人上去了,就是自己一个人走上去也得累个半死,所以每次都会有人受不了这份折磨而半途而废。

但是云胡还真的就是第一次来,往年他虽参加科考,但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红山诗会,所以,他并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想着能忍则忍,熊孩子什么的,另挑个没人的地方也能收拾。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