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阳城神童(2 / 2)

夜色入户,清辉不减。

女子坐在书案后,一手拿卷宗,一手持朱笔,时不时在上面勾勾画画,有时还会写一些字。

这是往年科考所有上榜士子的卷宗,世家与寒门的局势大致是三七分,世家七,寒门三。

宁枧岁手里的笔停在一个熟悉的名字上,在上面留下了一个朱红的小点,这个名字……

她从旁边又拿过两份卷宗,摊开细细寻找对比,果然发现了猫腻之处。

这个人从仁启十四年开始,竟是连着参加了三次科考,而且每次的排名都很靠前,可是为何他一直都没有做官呢?

“云胡……”

宁枧岁敛下眉眼,低声呢喃着这个名字,一时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时天青引着人走了进来,宁枧岁抬头看去,脸上顿时出现了笑容。

“长安。”

殷繁“嗯”了一声,而后朝着这边走过来。

表字比大名更加亲昵,她笑着这么叫的时候,他总会觉得无从应答。

“殿下在做什么?”

“在看往年科考学子的卷宗,你过来,咱们一起看。”

其实对于之前这人没能陪她看灯的事,宁枧岁是颇有微词的,但这会儿真见着了,她倒是半点不悦都没有了,只想同他靠近点,再近一点。

殷繁将大氅挂在屏风上,依言走过去,微微俯首看着她手里的卷宗,只一眼便看到了她用朱笔画出来的那个名字,微微挑眉道。

“云胡?殿下对此人感兴趣?”

“嗯,我看过了,自仁启十四年开始的每一次科考,此人都有参加,而且名次甚佳,只是年年考,年年中,却未曾谋得一官半职,着实令人费解。”

宁枧岁动了动身子,挪出了一半的椅子,然后用眼神示意殷繁坐下,但是后者摇头拒绝了。

啧!好狠的心呐!

殷繁抬手按住她的肩膀,将那不安分的身体按在掌下,接着她那句话说道。

“不费解,只因……他是寒门。”

他知道云胡此人。

湘南阳城出了名的少年神童,仁启十四年第一次参加科考的时候他不过志学之龄,穿着一身如同乞丐般的破烂衣裳硬生生地在一种锦衣玉带的公子爷中崭露头角。

那一年他的名次是一甲二十五名。

倒不想刚出贡院便被人堵着打了一顿,不慎被打断了一条手臂,之后便连夜回了阳城。

当年赵辛词知道这件事后气坏了,奈何打人的是恒城杨氏的嫡子嫡孙,杨老爷子扣着人不给,西厂又不能上门去抢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后来的几次科考,云胡的名次不断攀升。三年前的那次,更是差点就中了探花郎,位列一甲第四。

这么明显的暗箱操作,便是连殷繁看了都觉得气愤,然而云胡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回去收拾包裹打道回阳城了。

其实那一次他本可以得到一个翰林院修撰的官职的。

出榜那晚,殷繁在吏部大闹了一场,跟那群老东西掰扯了一个晚上才从他们手下扣走了一张翰林院修撰的任免文书,但当他赶去驿馆的时候,云胡已经离开了。

那日清晨,他站在离都的城门上望着那人清瘦却不减风骨的背影,任由那文书从手中飘走。

他想,这四品的翰林院修撰,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