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国国内疫情的事情,也告知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武国皇帝开始娓娓道来他们的打算和计划。
此次武国皇帝前来四纳国,算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毕竟这个时候的武国,一来面临着瘟疫的疫情,二来在古代一个国家的君王是不可以擅自、私自离开皇宫的。一旦被人发现,不法之徒很有可能血洗京城,造反。这就是古代君主集权制度。
武国皇帝此次前来,主要还是为了李月而来。
虽然不知道幕后之人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武国朝中有人与外人勾结。
既然选择和外人勾结,也就是说和武国皇帝站在对立面。
如果这个时候李月可以重新回到武国,便是和武国当今皇上最直接的对立面。
既然都是对立面,倒是可以说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和武国当今皇帝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终究不能共存。
无论这幕后之人有何目的,若是要想武国快速易主,那么,选择和李月联合,便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或者,他们会觉得李月的回来碍事,想要杀了李月。
无论是牵着还是后者,李月在明,他们在暗。只要他们动起来,就会明暗转换。
如此才有一线希望,可以找出武国中与外人勾结的官员,才有希望可以顺藤摸瓜找到幕后主使。
当然了,无论是哪一种,李月的安全武国也是一定会保证。无论是明着,还是暗着的保护,都一定要确保李月的安全。
“所以,恳请四纳国皇帝,可以将李月皇兄借与武国。”武国皇帝在试探,用了一个借字。
毕竟,李月当年为了武国,牺牲了自己。好在先皇仁慈,否则李月怕也是死了有十五六年了。
无论如何,李月如今都是四纳国的人。不是武国的人,虽然他们之间有亲情,但是李月的卖身契还在四纳国。
所以,武国皇帝才试探的用了一个借字。
李月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这十五六年的宫廷内官生活,李月已经完全胜任了。虽然这件事和李月有关,但是李月清楚的知道,他没有说话的权利,更没有决定权。
李月就那么站着,职业的站姿,职业的表情和神态。
皇上这个时候有些犹豫,内心很矛盾。
从小,李月就跟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和知晓、懂得皇上的人。
从感情上来讲,皇上舍不得。
但是从武国这边来讲,皇上和李月也就十五六年的感情,皇上都如此舍不得。
李月和武国皇帝,还有三王爷,这血浓的亲情关系,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更何况,人家只是说借,并不是不还。
皇上如果立刻回答,又觉得对李月不太合适。
毕竟,当年的事,在先皇快要过世的时候,可是一字不落的全部告诉了皇上。
当年都没有回武国的李月,如今又会回吗?
又或者,李月或许其实很想回去,和亲人一起待一段时间,如果拒绝,岂不又很让李月伤心。
皇上很想让李月自己回答。可是李月如此姿态,俨然已经将决定权交给了皇上。
此时的氛围显得格外的尴尬。
“好。李月可以借给你们,但是一定要完好无损的还与朕。”皇上又何尝不知道这中间厉害关系。
武国及其周边都发生了这么多的疫情,按理来说,四纳国作为武国的交界的国家之一,也应该出现疫情才对。
可似乎到目前为止,四纳国并没有出现瘟疫的任何征兆。
再加上,那块在水大人身上发现的一模一样的血丝玉。
原本皇上只是猜测水大人会和醇国勾结,没想到这个玉佩居然在武国也出现了。
武国和醇国中间硬生生的隔着一个四纳国。
即便是快马加鞭,这中间也至少有三个月的路程。
醇国也是一个小国,这手伸到四纳国也就算了,如今居然伸到了武国,还有武国其他的周边国家。
四纳国都不见得有如此能力和本事,就凭一个醇国,可以吗?
更何况醇国在十年前,才被当时的训州太守董桓大人好好的修理了一番,还一路打到了醇国的京城。
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十年的休养生息也不见得能有如此大手笔。
况且这十年间,醇国每年都向四纳国上缴不小数银子,作为当年挑起事端,又是战败国的代价。
还能如此大手笔的搞事情,着实不像醇国该有的能力。
如果业州太守有可能勾结外人,但是训州太守可是董桓大人的学生,董桓大人信任的人。
可是董桓大人和训州太守,都没有向皇上提及关于醇国有疫情的事。
也就是说,醇国根本没有疫情才对。
有疫情的仅仅只是武国及周边国家。
也就说,水大人勾结的很有可能不是醇国,而是其他国家。
只是这个玉佩十年前恰巧出现在了醇国。
直觉告诉皇上,这件事不简单。
醇国和武国可能有通向这玉佩,幕后真正的主人的途径。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究竟这幕后之人是谁,究竟又有何目的。
“多谢四纳国皇帝成全。”武国皇帝行礼表示了感谢,“今日能和四纳国皇上一见,我们也该回武国了。”
“武国皇帝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回去。”
“今夜就出发回武国。”
“好。一路顺风。”
“多谢四纳国皇上。告辞。”
武国皇帝离开之后,蔡瞭瞭终于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皇上似乎都已经忘了,蔡瞭瞭还在屏风后面的事。
“李月,武国这件事你怎么看?”皇上坐在位置上,问了站在身后的李月。
“奴才当年在武国的时候,对这个图案好像有过一面之缘。”李月倒是说得很淡定。
皇上有些震惊了,转过头,看了看李月。
这个图案还真是阴魂不散,哪里都有他的事。
十年前的醇国,十五六年前的武国。
这玉佩的背后,这图案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李月说,这个图案在当时的太子妃身上见过。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李月也问过太子妃,这是什么图案,太子妃说,这就是一个很特别的胎记。
本就在背后腰间,极其隐蔽的部位,虽然和太子妃是夫妻,太子妃都说是胎记了,李月自然也不好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