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之后,瞭望台的瞭望人员也会一直坚守在岗位。没有因为是晚上有些困意,就擅自离岗,就打瞌睡。
漆黑的天空,伸手不见五指。
设在城东的瞭望台,依旧亮着火把。瞭望台何其重要,关乎生死存亡。
瞭望台有两个目的。
一个便是查看有没有来犯着,二来周边森林茂盛,百年前曾发生过一场大火。所以这第两个目的,便是在观察外来侵犯的同时,顺便观察一下森林的情况。
尤其是夜晚,正是容易松懈,也正是敌人偷袭的好机会。
瞭望台的瞭望人员,就更不能有半点懈怠。
静悄悄地瞭望台周边,除了瞭望人员的呼吸声音,没有任何声音。
虽然是五月的天,但是晚上依旧有些寒意。
瞭望台的瞭望人员,站在一盆炭火旁边。
这样就不会太冷。
他专心注视着这漆黑又安静地夜晚。
他隐隐约约的看到森林方向,好像有什么东西冲破黑暗的黑色,显现出一团朦朦胧胧红艳艳的东西。
感觉就像是出没在黑夜中的妖怪一样。
妖艳、诡异,带着不祥、不怀好意。
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好,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不敢眨眼睛地仔细看着森林的方向。
坏了,怎么会有火的颜色和窜动。
醇国的春季气候干燥,森林里很稍微有点火星就会起火。
他赶紧深吸一口气吹响了号角。
这个号角应该有好邪念没有被人吹响了。
如今吹响,才知道它音色是如此的尖锐,如此的嘹亮。
红红大火,配上这嘹亮的号角声,也算是相得益彰。
号角声惊醒了瞭望营的队员,他们以为是边境有人来犯,赶紧起床整装待发,到了营地紧急集合的地方。
吹响号角之后,瞭望员赶紧下了瞭望台,以最快的速度,也跑去了紧急集合地。
跑得太快,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跑到集合地之后,结结巴巴、气喘吁吁地告诉了队员,“起……起火了。”
队员们一听起火了,坏了,这可比边境来犯还要麻烦。
纷纷回头,朝着瞭望台的方向看去。
果然,这个时候即便不站在瞭望台上,也能隐约的看到已经染红的却不见红色火焰身影的大火。
队员们纷纷拿起来号角,骑上了马。
四处奔走,吹响号角通知大家,森林起火了。
这个时候火势还不太大,只是不知道这个火势接下来要如何蔓延。
所以,一定要将城中所有百姓都通知到,以便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
这个时候子时都已经过了,大部分人都已经熟睡了。
听到号角之后,很多人迷迷糊糊的第一反应就是听到了幻听。
或是什么山林野兽的在嚎叫。
如果火势不大,第一时间要赶紧灭火。若是火势太大就需要立刻疏散城中的百姓。
就那么吹角的一会儿功夫,火势就已经比刚才还要大许多。
两倍?三倍?
火光映红的天空,比刚才的面积还要大了。
他们骑着马一路狂奔,一路吹着号角。
沿途的人们都被号角惊醒了,走到门外望一望。
城内是一片惊慌。
一把火烧了军营,和贤妃预想的差不多,还真是映红了半边天,还真是整出了一出妖火的气势来。
这么大的动静,是贤妃想要的结果。
百姓,官员,贵族,皇宫……每个人都知道城外起火了。
于是,比州的京兆府尹连夜派了城中的守城将士,前去灭火。
大部队被派出城,城中也就留了一些守城的士兵。
而贤妃他们早就埋伏在出城到军营的必经之路上,也详细跟将士们说明了作战计划,以烟花为信号。
烟花一拉响,便开始行动。
大部队浩浩荡荡地经过贤妃他们埋伏的地点。
将士们都忍不住想要冲出去,将他们一网打尽。
可此时他们必须要沉住气,将这股气一直压制着,沉淀着。
直到时机成熟,贤妃拉响烟花。
他们一拥而上,打得对方那是一个错手不急。
不管是人数,还是战术上,他们都完胜。
胜利自然也就毫无疑问。
按照贤妃的意思,他们并没有大开杀戒。
虽然贤妃猜测这些人,应该都已经归顺皇后,但是他们应该几乎也都是醇国人。
他们不过是工具罢了,上面的人让他们往东,他们便也只能往东,又岂敢不要命、不顾家里人死活的往西呢!
他们就好像两天前的他们一样,不过都是普通的士兵罢了。
既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没有决定的权利,只有听从命令,遵从命令行事的义务。
若是还要再加一条,那便是挨打的命。
既然都是同命人,又何苦相互为难,相互自相残杀。
所以,贤妃提前就和他们约定,不伤他们性命。
为了做到不伤他们的性命,贤妃不让他们用刀剑枪的正面,而是用背面。
本就是完胜的一战,他们又都是醇国的骨肉同胞,他们自然也都答应了贤妃的要求。
一场完胜但是仍然有些激烈的交战,也就一炷香的时间就结束了。
该绑的绑,该捆的捆。
然后将他们带到路边的树林里,慢慢审问,免得打草惊蛇。
做了俘虏自然要好好好审问一番,如此才知道他们的真心,就像当初他们一样。
“你们是不是醇国人?”一个将士比贤妃还要激动,居然主动替贤妃开口问了第一句。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袭击我们。”俘虏的将士说道。
“你们是不是醇国人?说。”刚才那将士似乎有些着急了。
“我们当然是醇国人。”俘虏将士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