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凫山旁河谷
百物寂梦,月色临尾,一艘长二十米,宽约十米的货船停靠在河谷的一处峭壁之下,船的船身和普通船只没有区别,但船内的两侧都设置了脚镫,脚镫材料是木质的,由用了钢铁加固,所以再怎么用力踩也不会轻易踩坏,而脚镫除了底部固定在甲板上以外还从靠船舷的方向延伸出一条轴杆,轴杆穿过船舷一直向下延伸,并于船的外体固定,而在船的下面水面略低的地方可以看到有一排排螺旋桨,有的桨摆叶还露在水面上。
船靠近峭壁一侧的下方是用一排木质固脚固定的船底,固脚形状略微向下弯曲,固脚的末端是用金属打造,并用铁链连接,因为船底两侧的桨如果靠岸会很容易损坏,所以绸弯国人就设计了一套可以让船在岸边还能固定住的固脚,配合船锚即使水流很急也可以固定住船。
此处虽说是峭壁,但此处是整个河谷高度最矮的地方,只需要一副梯子就可以爬到河谷的上面。
船上有人忙活着向外搬运半人多高的麻袋,那袋里面鼓鼓的装满了东西。从峭壁的上方斜下来几块表面被打滑的木板,而木板上面装着一个可以用绳索拉动的固台,当船上的人将仓里扛出来的麻袋放到固台上时,上面的人就会拉动绳索,固台载着麻袋便会顺着木板滑到上面,然后再由上面的人搬运到后面的马车上,而固台又会重新放到下面去接下一个麻袋。
用这种方法船上、岸上的人很快便将船里运来的东西都转移到了上面。当所有东西都转移完毕,整整十五辆大车都被装满了。
东西卸载完毕之后船上的人便开始准备离开,首先先有人拉动锁链将固脚从水里拉起来,固脚被铁链带动抬起的同时,也掀起了污泥,让水面顿时混浊了一片,固脚被拉起后立在船舷的两侧,这时两侧便会有人坐到所有脚镫前,利用脚镫转变下面船舷的角度,当一切都准备好,船锚便会被人从船底拉上来。
因为返航时是顺流所以船上的人不用特意加速船就可以向来时的方向而行,船头有一个负责指挥的人,那人只需要看着船的两侧和船速,来指挥后面踩脚镫的人便可以让船稳稳的在河谷里运行。
当船走了以后,岸上的人也会驱赶着车马向凫山的方向而去,因为此地临近凫山,周围几乎都被绸弯国布置了营防,岸边也有人把守河谷的对面,所以几乎很难有人潜入到这边,那些运送粮草的人也自然不必担心什么。
船顺着水流一直向河谷的下游行进着,速度慢了,指挥的人便会告诉后面,那些踩脚镫的人便会向船行驶的方向蹬,速度快了,则会向反方向蹬,往哪里偏了或者要转弯时,那些人便会便踩脚镫便旋转脚镫的角度,而下面的桨也都会跟着转角度,从而改变船体的运行轨迹。
很快没有半日,船便顺利的来到了河谷的下游。河谷的下游虽然也是平洲境内,但此处早已被绸弯国所占领。此时天色已经光明,可以清楚的看到河谷的下游河岸前还有五艘船停靠在那里,河岸附近有十多个营帐,其中还有有些人不断的向其中一艘船上搬运着东西。
“主上,这里就是我们所探查到的,那艘船所抵达的最后地点!”
肖氏安站在对面百余里的一个坡后看着对面,身旁毕昌和仆役也紧紧地盯向对面。
毕昌继续说道:“就如主上所说,绸弯国真的在通过河道运送粮草。河道里的水流虽然是逆向,而且河道的宽度有限,但运送粮草却十分的隐蔽,而且也不容易让人想到会有人逆流而上运送粮草,反而却更加安全。”
仆役也叹道:“这绸弯国的国师还真是一个善用奇招的人呀!”
毕昌:“我们的人沿着河谷一连探查了四五天,对方几乎每天都会向凫山那边运一次粮草,而且都是夜晚运凌晨归,几艘船轮流使用。”
肖氏安:“可对面的营帐只有十几个,最多也只够运送三次的,再没有其他发现吗?”
毕昌:“有是有,每隔两日从南面便会有一队人马护送粮草到这里,卸载完之后便会离开,因为这附近都是对方的眼线,我们的人几次想要跟踪但都险些被发现,最后只能放弃!”
肖氏安:“这个松塔,还真是老奸巨猾!”
仆役:“可是主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之前说端掉他们粮窝的计划岂不是泡汤了!”
毕昌:“请主上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查出对方的粮草大营在哪!”
肖氏安揉着下巴想了想,“不用了,要端掉他们的粮窝本来就是希望他们可以退兵,从中再减缓一下平洲的压力,本来想主动一点,既然不行,那就只有让他们自己送来了!”
仆役和毕昌都露出疑惑的表情,毕昌:“主上的意思是……”
肖氏安:“你们还记得圣军攻打和城前,为了削弱和城军的战力,是怎么做的吗?”
毕昌犹疑的回答道:“在和城的水源里下了泻药!”
肖氏安露出一副奸笑:“这次换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