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Q一张J,这牌还不错!”
看了看邢氏和窦娘娘,李破虏对高桂英道:“高祖,我接下来说的比较直接,请您不要生气!”
高桂英定力不错,只是听他这话的语气,像是要揭前人的短。
窦娘娘识趣地没有说话,她的第一感觉,破虏这孩子长大了。
邢氏嘴唇蠕动了两下,也选择了沉默。
三个阅历丰富的女人,都曾在最高层混过,识得大体。
要解决茅麓山目前的困境,改变战法是必走的道路。
要改变,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这是前提。
只是在保守派眼里,这意味着对前人的否定,摊在谁的身上,都不会好受。
左和右的问题,最容易引发内斗了。
高桂英伴随着农民军从起始到如今即将终结,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
她犹豫好了一会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直说。”
李破虏看她平静的眼神,开口道:
“奇兵要的是精锐,人数不宜过多。”
“高闯王号称精锐的五六万人,挤在子午谷中,简直和爬行差不多,孙传庭又不是泛泛之辈,等在谷口以逸待劳,自然一锤定音。”
“自此之后,农民军和明军的战斗,基本上都是正面大规模会战。”
“李闯王由此习惯了接连不断的胜利,以致战法趋于僵化,遇到了野战能力更强的满洲兵,在一片石惨败,主力精锐几乎尽失。”
“我爹这种战法,其实也是正兵的一种变化,以山地地形令满洲骑兵和重装步兵完全没有用武之地,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满洲兵无奈,他们人口少也不敢和我们拼消耗,只好尽遣汉军打头阵。”
“这些汉军虽然正面作战能力不强,但他们人多,能消耗。”
“地形的劣势对双方都是一样的,这些汉军使用营垒推进战术,以守代攻,不断蚕食咱们的生存空间,和咱们拼消耗。”
“六月份,我爹组织了两次突围,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孩儿军几乎全军覆没,致使全军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其实这正好中了对方的圈套,他们什么都怕,就是不怕和咱们正面消耗。”
“所以目前解决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奇兵,只要把满洲兵给打垮,就有机会反败为胜。”
抱胸的高桂英凤目一动一动,手指却在不断地敲击着肘弯。
“说的有些道理。”
没有完全肯定。
毕竟高迎祥的失败,在她心里留下了太深的阴影。
农民军没有奇袭胜利的记录,不代表没有奇袭的经典战例。
隋灭陈,贺若弼陆路顶住南陈主力,杨素水路吸引南陈水师,韩擒虎一支精锐绕开正面,突袭建康,直捣皇宫,一锤定音。
唐灭东突厥,李绩阴山吸引东突厥主力,李靖一支轻骑千里奔袭东突厥牙帐,一举建功。
李愬雪夜袭蔡州,裴度唐军主力正面吸引叛军主力,李愬一支精锐趁着大雪千里奔袭,一举拿下蔡州城。
高桂英可不是花瓶,闲暇时间读过不少书,知道这些经典战例。
她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都是古人的辉煌。”
李破虏笑了:“既然有辉煌,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呢?”
高桂英看着他。
李破虏正视她一双凤目:
“奇袭胜利的两个保障,正面吸引敌军主力造成后防空虚,以往辉煌的战绩给敌军巨大的心理阴影。”
“奇兵三个基本条件,人少而精,己方不能有人使绊子,确定对方中枢所在。”
“高闯王流动作战,根本没有保障,对明军也没什么优势,以他的情况,不具备发动奇袭的实力,强行出兵,患得患失之下带上了全部主力,败在了第一条。”
“毛文龙有关宁防线吸引金国主力,他却败在了第二条,朝堂高层要制衡他,下面的地方官漂没他的军饷,漂没他的军粮,正面的圆嘟嘟不仅仅是使绊子,而是给他一剑。”
“曹变蛟也没有保障,败在了第三条,松山之战,他绝地反击,突入八旗军营中,却没有找到黄台机的位置,陷入了外围兵力的消耗之中。”
“保障有了,三条齐备,就有很大的成功几率。”
“黄台机反用毛文龙的战法,绕开关宁防线,年年突入关内,崇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烧杀劫掠。”
“李成栋早把明人给杀怕了,前锋十几个人摸到了布政使衙门,直接拿下了广州城。”
“最惨的就是咱们了。”
李破虏看高桂英眼神,就没有说下去了。
这是大顺军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了。
高桂英最不愿回忆的一段历程。
此时她的呼吸急促而紊乱,脚下不稳,就要倒了。
“看来是真的戳到她痛点了!”
李破虏的反应比邢氏和窦娘娘快多了,肩膀靠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