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萧何月下追韩信
粮草营中士卒们看到韩信飞奔出营而去,未做任何交待,这是最近典型的逃离汉军的行为惯象。士卒们都懵了,韩信这是怎么了,莫非连这治粟侍郎都逃了,也像前一任治粟侍郎一样的私下逃跑了。众人慌议纷纷,七嘴八舌。有的说肯定是去办急事了,不可能是逃跑,因为韩信一直都是兢兢业业认真做亊的。也有人说不象是去办急亊的样子,事情无论多急,总应该跟营内人知会一声吧,而今无一人知其跑出去的因由,又是那样急匆匆的,象极了之前逃跑的几个将军的做法一样。好一阵吵吵嚷嚷众议不定莫衷一是,还是一个老成持重的运粮官说:“看样子肯定是逃跑了。韩信他向来自认才堪大用,不愿屈就此区区治粟侍郎,还是赶紧禀报丞相吧。”
丞相萧何本在相府议事,听禀韩信逃跑了,惊慌得站起,跑出下堂,牵出战马,一言不发,打马就追,飞奔出南郑城门。
守城门之将见萧何急驰出城,问话也不回答,一副焦急万分的样子,以为萧何也逃跑了。这还了得,可傻了,慌了,赶紧跑去汉王宫向刘邦报告,慌急的喊:”不好啦!不好啦!萧丞相也跑了!“
刘邦一听,”什么?萧何跑了?再胡说我砍了你。“
那将边大声说边比划着,”我发誓,看得清清楚楚,萧丞相刚刚跑出城门。“
刘邦一听,脑袋”嗡“的一下,似觉五雷轰顶,站着都不稳了。忽又陡的站定,强摄心神,骂道:”你爷爷的,胡喊乱叫什么,是我派他办急事去了。滚回去守城门。“
那将痴痴怔怔的望着刘邦,似信非信的,只得回去。
刘邦转身稳稳的走回王宫中,一进门,便大骂萧何,捶足顿胸,急痛难耐至极,萧何怎么也能跑了呢,怎么能跑了呢!
萧何策马跑出城门,才发觉天色已近黄昏,越向前跑,暮色愈加浓重。好在这晚月色皓洁,星河万里,路径不甚黑暗。萧何不停的加鞭催马,只顾寻路前奔,土路上灰尘飞卷迷了眼睛,他只是揉揉,绝不下马;林间小路上树枝扫来划疼脸庞,他也不管;不小心摔了跟头,跌落马下,他也不响,爬上马继续狂奔。
天越来越黑了,投林的鸟儿被他惊起,慌叫乱飞;路上偶遇的行人急急躲闪,怒喝叫骂。萧何全不理睬,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追上韩信,一定要追回韩信,否则就不得了啊。韩信乃不世出的军事大才,若汉王用之,大亊必成。若为他人用之,汉王必危矣!
如此狂奔急驰了大半夜,马显然有些累了,人也乏了,应该稍亊休息,补充一下养料体力,再去追赶。忽见前边不远处,一家酒馆的酒幌灯笼悬在半空,这里巳近关中地界了,这是个通往秦地的三叉路口,向来行人不绝,酒馆总有生意,后半夜也还在营业。
萧何驱马前去。来到酒馆前,忽听房中传出一阵野狼嗥似的歌声,唱道:”月明照宇兮星无光,我才无用兮神自伤,前路漫漫兮向何方。“
这声音真不好听,撕心裂肺的,却又有些耳熟似的。
萧何拴好马,急步走进去,只见一个大汉,挺抜的身躯背对着大门坐在酒桌前,高举酒杯正在嚎唱着。
这不是韩信吗!萧何喜出望外,尖叫道:”韩信,我可追上你啦!“
韩信迷离着双眼,显是已有醉意,看着来人,是谁?是萧何?真是萧何吗?忙眨了几下眼睛,定了定神,啊!真是萧何丞相。这一惊,酒醒了一半,上前一把抱住,双眼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次日,傍晚时分,萧何带着韩信回到南郑,来到汉王宫前。萧何先进去,让韩信在外面稍稍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