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张良亲弟罹难吉工
大秦皇廷,秦始皇高坐龙椅之上,下面文武群臣分列两厢,正在议政。
廷尉李斯说:“方今天下一统,海内升平,黔首偃服,我大秦之繁盛景象已然呈现。”
“但山东六国诸候王族、贵族、豪杰等属,复辟之心不死,多有蠢动之举。”
“据报韩、楚、齐、赵等地,常有聚众乱议之事,大有不满不服之态,恐易形成暴乱之势,实乃晏平之紊乱端倪,不可不治。”
“臣谏议,戒民之蚁聚,戒民之偶议,征民于长城等工程,违者弃市,重者斩之。”
“又仿周之古例,迁徒山东诸候王族、贵族、豪杰等前来咸阳杂居。”
“一者使其枭首脱离荗林,且近在眼前便于统治;二者山东诸民失其首领,如无头之蝇,必无作为。”
“可保天下无虞。”
御史冯劫听罢,不认此理,辩说:“此议不合道理。”
“想周之迁犬戎于太原,逼近王畿,后终酿惨剧,如此之举无疑是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不可。”
中车府令赵高等附合说:“秦法乃古往今来最严最佳之法律,诸候虽在,以法治之,诸候无能为矣,不必迁徒。”
李斯当即说:“公等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只见其表,未见其里。”
“想周之迁犬戎,乃是举族全迁,未破坏其社会结构整体,故可复叛。”
“我之谏议,只迁王族、贵族、豪杰本身。使王族失其臣民;贵族失其仆从;豪杰失其从属。如此,王族无处发号施令,贵族孤掌难鸣,豪杰无法横行。”
“且秦法固是最佳,但可禁其表面行为,难禁其心里恶意。”
“只有使其心腹失去手足,虽有逆志亦无法举动,如此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这一番鸿论,众臣无不附议。
秦始皇当下拍板决定,下旨:“廷尉所议极是,着即日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