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赶紧说:“不买,我自己做一个。自已做的高帽才戴得稳妥”。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刘太公不再言语,只是在一旁看着,心中翻开了花。
这小子,从小不着调,念书不好好念,干活不愿意干,成年竞日的在外胡混,呼朋引友的游走乡里,竟结交些闲汉子。
哎,不想竞交到了一个贵人张耳,竞推荐他当亭长,一下子就越过了亭吏这一层,一下子当官了。
这是咋回事呢?什么道理呢?
没看出这小子能有这出息啊,谁知道呢,这世道。
我是老了,看不明白喽。
哎,胡想什么呢,这不是好事吗,这是咱老刘家祖坟冒青烟了啊。
明天,真得好好跟祖先们去汇报汇报,念叨念叨,老刘家从此有人当官啦!
看这小子的长相,你还别说,真有富贵相,那眼睛,多亮啊,象他妈妈;那鼻子,挺直;那嘴巴,夠大,能吃四方啊;那胡须,根根清致,潇洒啊;那个头,竞有八尺,比他俩哥哥都高出半头。
真个魁梧汉子哟。
刘邦鼓捣了大半宿,帽子骨架做好了,又让老娘找来块黑布,缝好了。
哎,一个新的高帽做成了,刘邦戴上一试,哎,别说,还真合适,美滋滋的摇来晃去,还挺穩当的。
刘太公却说:“呵呵,太高了”。
刘邦拿下来一看,是太高了,比寻常高帽高出不少。
可嘴上却说:“就应该这么高,应该比天下所有高帽都高,这叫刘氏冠,就应该高”。
“呵呵”,太公笑。
“哈哈哈”,刘邦大笑。
转过天,刘邦去泗水亭上任,身着一件蓝色粗布大褂,头戴高高的刘氏冠,八尺长的身材,加上高帽,竞有一丈开外,远远望去,好象一大截树桩子在移动。
踫见的人都”嗤嗤”的笑,刘邦却浑不以为意,这些平庸之民,太没见识,这叫刘氏冠。
刘邦昂首挺胸的走进泗水亭,一进屋,引得满屋人哄堂大笑。
刘氏冠太高了,搕到了门框上。
刘邦可不笑,不慌不忙的用双手整理好,再进屋。
见已有数人在内,都认识,都是乡里乡亲的,熟头巴脑的,何况刘邦是名人啊。
刘邦一脸严肃的走进去,却突然抓住一人的脑袋使劲撸几把,这才笑着问:“还笑我不了”。
又去胡弄下一个人,把全屋人都胡弄一通,大伙都告饶了,刘邦才停手。
一脸严肃的说:“哥几个,都给我听好了,此后,我是这儿的老大,都乖乖的给我听令,好生干活,谁出了差错,本老大绝不轻饶”。
亭吏们只能“喏喏”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