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我来组织今晚的防务。”费诗看到两个喝的有些大的家伙也很无奈:“来人,为鄂将军安排行营,扶二位将军去休息。”</p>
“喏!”卫兵领命,搀扶着二人而去。</p>
费诗也顾不得其他,事态紧急,领着一队卫兵到大寨各处去视察和安排当夜的防卫。</p>
……</p>
南山腊谷所处的位置其实不叫南山,这里有大片的崇山峻岭,海拔高,山势陡峭,条件恶劣,所以还没有人居住。</p>
在这个由两座大山的山势天然形成的大峡谷外面,还有一条绕着山脚而流的河流。它从哪里流出来的,没有人去考证过。但它一直往北而流,落差极大,后成大江,称涂水。</p>
这里应该是源头,河面不宽,水也不深,水流也不算湍急。</p>
但是,它很容易生成大雾。</p>
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的深秋。</p>
这也是两军在此相恃消耗了大半个月,谁也没拿下谁的重要原因之一。</p>
夜间起雾,直至第二日太阳升起才逐渐消散。待大雾完全消散,整个白天也差不多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了。</p>
没有人可以在崇山峻岭的大雾中行动自如,就算是生活在当地的百姓和夷人都不行。也许就是生活在山里的动物们,也不敢在大雾中出来觅食。搞不好就摔下悬崖粉身碎骨。</p>
按照忙牙长、董荼那、阿会喃的计划,他们必须在酉时三刻到戌时三刻完成对甘宁所部大寨的攻击,不论能不能救出孟获都必须在亥时前退过涂水,回到山中。不然,他们可能会被大雾留在涂水以南,而曝露在甘宁的眼前。</p>
搞不好就有去无回。</p>
……</p>
酉时三刻,天色渐暗。</p>
大山里的黄昏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说太阳落山就是太阳落山,落下去很快便是灰朦朦的一片。</p>
汉军大营今夜的灯火格外的明亮。</p>
本是费诗刻意安排的加强哨防和巡弋,在远方忙牙长等人看来却是对方捉住孟获在庆祝,在炫耀。</p>
八千人马趟过涂水,还是花了不少时间。</p>
等他们靠近汉营一里地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p>
天空的星辰本就不多,在汉营的灯火下更看不见星星之光。除了对面敌营的光亮,剩下的只有一片漆黑。</p>
“杀!”</p>
“冲啊!”</p>
……</p>
随着阿会喃的大嗓门一吼,八千三洞夷兵及孟家亲兵嗷嗷地向汉军营寨扑去。黑压压一片,扑向火光,就象:</p>
飞蛾扑火!</p>
是的,就是飞蛾扑火。</p>
迎接他们的是漫天的箭雨。</p>
“嗖!嗖!嗖……”</p>
费诗布防又岂会只在大寨中设防?斥侯外放三里,对大寨周边所有可疑线路进行侦察,以防偷袭。</p>
所以,等到夷军到达营门外时,其实大寨里的汉军已经做好了准备。</p>
一番疾射,夷兵最少损失数百人。</p>
但是却没能阻止他们冲击大寨的决心。</p>
因为,忙牙长看见了挂在寨门头上的那颗人头——孟获的头。</p>
“哇啊啊啊……”</p>
忙牙长发了疯似的领着孟家两千私兵冲在最前面,不要命地向营寨靠近。死了,救不回来了。但如果连主子的尸身头颅都带不回去,估计从忙牙长往下,有一个算一个,也活不了命。</p>
这倒是有些出乎费诗所料。</p>
正常情况下,袭营的一方发现自己的行为被对方洞悉,并遭遇打击,应该立即回头才是。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p>
这也是他在知道了敌人来袭也没派人去叫醒甘宁鄂焕的原因。</p>
“来人,快去唤醒将军!”</p>
费诗倒也没有死撑,当机立断。一边安排人去叫醒甘宁,一边拔出腰中长剑,参与到守寨大战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