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分,温榆河南岸,篝火熊熊,照亮了整个河岸。借着火光,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岸边无数的营寨连绵出去,不知多远。持枪执刀的甲士在岸边来回巡逻,虎视眈眈,警惕的看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得胜口和居庸关都位于昌平以北,中间相隔不到20里。地处燕山山脉南北交通要道的咽喉地段,自古即为军事要塞。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秋,宋军北伐,辽宋大战燕京城,辽军主帅耶律休哥率领驻守得胜口的辽军精锐部队增援,打得宋兵溃不成军,北伐功败垂成。
宣和四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女真铁骑兵分两路,从居庸关和得胜口齐头并进,占领昌平,攻陷燕京,从而建立了大金王朝。
黑暗的原野上,几个黑影扑了上去,警戒的忠义军哨兵被一一扑倒,瞬间就被割断了咽喉。
金兵们借着地势和夜色伏行,本以为躲开了对方的监视,可以偷袭,谁知道却触发了对方布下的暗雷。
“通通!”
黑暗中导火索“呲呲”燃烧,紧跟着剧烈的爆炸声响起。
“敌袭!”
中军大帐中,尚未休息的董先一下子站了起来。从手榴弹爆炸声方向判断,来自前军的前营暗哨。
董先出了大帐,抬头看去,晦暗不明中,无数的火把亮起,正向忠义军大营赶来。
“一群蠢货,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彀英破口大骂。本来想偷袭宋营,凭借骑兵的优势,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谁知赶了大半夜的路,潜伏了一整天,到最后却功亏一篑,好好的一场偷袭战,打成了遭遇战。
草地上,几名忠义军哨兵的尸体隐约可见。而在距离几具尸体不远处的地面上,一片焦黑,旁边同样躺着几个金兵,另有几名伤兵正在草地里痛苦呻吟。
金兵们有苦说不出,谁知道对方会在荒地野上到处埋下暗雷。这黑灯瞎火的,即便能解决对方的哨兵,也发现不了这些黑暗中的细小之物。
“亮火把!骑兵上马,步卒跟上!”
作为大金宗室后人、“小战神”完颜银术可的儿子,年轻的彀英十六岁从军,十余年来已经是身经百战,纵横黄河南北,死在他手下的大宋将士和百姓,可不在少数。
星星点灯的火把燃起,彀英双腿一夹马腹,手持一三丈许的长骑矛,向前率先奔了出去。
借着忠义军大营中的火光,彀英可以清楚地看到忠义军的大营前没有壕沟,只是用四轮马车连接起来,形成一圈障碍。彀英心中暗喜,这样的马车,战马可以一跃而过。
所有的女真骑士都是狂打胯下的战马,后面的女真轻骑已经张弓搭箭,准备随时射出羽箭。
上千匹战马一起奔腾,整个地面为之颤抖,在黎明之前的旷野中,滚滚的马蹄声听起来如此的清晰,震动人心。前排的骑士们长矛如林,马头攒动,准备借着马力,冲入对方的军营,大肆砍杀一番。
忠义军火炮阵地上,火把熊熊,炮手们手忙脚乱,乱作一团。
“愣着作甚!”
炮营指挥徐一明大声道:“番子转瞬即到,赶紧装填弹药!”
“炮口朝平!”
短短片刻,100多门火炮准备完毕。其他的炮位上,炮手们也在加紧装填弹药。无数的掷弹手们列队完毕,手榴弹拉在手中,全神贯注,朝着火光而来的方向。
身处异地,强敌环绕,基层的军官们哪里能睡得着觉,前方一发现异动,营中早已经发现。
“骑兵护住两翼,刀盾手遮护,重甲步卒坐下,炮营准备开炮,掷弹手准备!”
黑暗之中,看着漫山遍野的火光,稳重之下,董先并没有选择让骑兵出击,而是固守。
滚滚的女真铁骑向前,彀英惊异地发现,对面的宋军大营巍然不动。战马越来越近,他可以清晰地看见,宋军迅速列起了几个大阵。那些从帐篷中出来的宋军,个个都是镇定自若,披挂整齐。
一瞬间,他都有些怀疑,宋军阵容如此齐整,是不是知道他要来偷袭?
事到如今,宋军大营就在眼前,无论如何,也要殊死一搏了。
再说了,这些懦弱的宋人,还不是一冲就散,全是纸糊的老虎,样子货。
马蹄声震耳欲聋,忠义军的士兵脸色发白,许多人呼吸急促,额头汗水涔涔而出。
骑兵进入了如此近的距离,宋人的火炮还没有任何动静,彀英心里不由得一宽,看来,宋军还没有准备好。
“将士们,冲进去,割下宋狗的头当夜壶!抢到的银两都是自己的!”
金兵南下,遇到宋人反抗时,多会以屠城震慑百姓,太原之战即是如此。他们纵兵烧杀抢掠,金银珠宝、首饰丝绸、宋人女子、百姓,能抢的,绝不会放过。
听到主将的话语,金兵血液里的兽性又一次发作起来。他们狂呼乱叫,发出怪异的啸声,想要像靖康元年对付宋人的禁军一样,故技重施,再一次杀伤对方,大胜而归。
“杀宋狗,再多抢几个奴隶!”
“抢了宋狗的火炮,也是大功一件!”
金人骑士兴高采烈,群情激昂,他们狂呼乱叫着,催动胯下的战马,打马狂奔。
战马的速度已经加到最快,马头攒动,铁蹄声震天响起,马上的女真骑士已经开始拉开弓弦,瞄准了前方如林一般的宋人大阵。
火光下,宋人大阵巍然不动,士卒们个个甲胄贯身,面色凝重,前排的长枪兵竖起一片枪林,兵刃在火光照耀下,寒光闪闪。
四轮马车只是横在阵前,但因为车身太矮,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阻碍,只是个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