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辰逸进了大厅,就听见张辅在跟二大爷聊着张懋和唐芊芊的事情。
连六礼都送来了,这事儿基本是定下了,就等着选一个黄道吉日成婚了。
此时朱瞻基继位,唐辰逸也平安归来,大明一副盛世景象,如此良机可是不多。
唐辰逸也不是很在意,就由着他们来定了,转而打算去跟唐芊芊说说话,张懋就留在这里听着。
毕竟是他自己的婚礼,还是要事无巨细的了解一下的,到时候筹备起来也得心应手一些。
此时得到了唐辰逸的认可,张懋就一身轻松了,不时的笑着点点头。
……
唐辰逸最近都没有去朝廷供职,一直就待在家中,无所事事。
安心的家中等了几天,朝廷的恩旨才算是到了,不得不说礼部的章程是真够慢的。
朱瞻基早就跟自己透露了,重新加封自己的恩旨早就下了,可如今才送到了唐府上。
不过这也间接的说明了新晋的安国公是得到了朝廷六部和内阁的点头的,不然也不至于走个过场如此之慢。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对于爵位的封赏和晋升,内阁和百官的态度向来都是苛刻的,毕竟这不仅仅是一个恩荣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一张长期的饭票,是一个铁饭碗!
每多出一个来,这会对大明产生一丝的负担,不可不重视。
再说了,国公的含金量又是尤其的高,不得不让人用最苛刻的手段去检视。
来的是礼部的官员,也不是什么大官,见了唐辰逸还是战战兢兢的。
不过唐辰逸倒是对此十分的随意的,见礼官带着圣旨来,他也没高兴到哪里去,倒是着实让二大爷高兴了个尽兴!
唐辰逸能得到这个国公的封赏实际上也有运气成分在,一方面是因为之前已有昭命追封,宫中和朝廷乃至皇帝不可朝令夕改,给天下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另一方面也是他这次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叛乱,唯一一个算是立下大功的还是他的门生于谦,这真可谓是造化弄人啊!
唐辰逸不慌不忙的接了圣旨和御赐的银印和赐服银带之类的东西,心里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自己也算是国公爷了,今后唐家也算是彻底迈上了大明这艘巨舰,跟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而这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一旁的二大爷比唐辰逸还激动,热情的招呼着礼部的官员,又是给他们喝茶,又是给他们拿礼钱的。
但是他们越看唐辰逸的表情,越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便借口推辞几句,急忙离开了。
二大爷还让人出去好好的送他们,客客气气的将人送出去。
待众人走后,二大爷刚才努力装出来的镇定摸样方才消失不见,原形毕露,只见他激动的手都在颤抖,神情癫狂。
二大爷可谓是最知礼如仪的,此时都失了仪态,急忙拿过来唐辰逸手里的甚至仔细的端详着。
这一看,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他的眼眶有些湿润,急忙拿着圣旨去了后院的祖宗祠堂。
唐辰逸并没有在意,只是任由他高兴去了,自己转身就回了自己的小院。
王清婉此时正在院内跟云瑶说着什么,见他来了便笑道:
“哈哈哈,这不是朝廷封赏的安国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