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急忙叫他坐下,看了看边上的暖气,心里也美滋滋的。
这暖气在这时候可是个好东西啊,想到这里,又不免想到了唐辰逸,这家伙前后累功都不少了。
然而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赏赐,大明的规制便是无军功不封侯,所以他只是赏赐了一些恩荣之物。
还有一点考量便是唐辰逸眼看着年纪轻轻,以后的升迁空间还很大,自己以后还是朱高炽,还有朱瞻基,若是此时缝赏太过隆重,难免造成以后封无可封的局面,这就有些尴尬了。
因此,就算是朱瞻基之前表达过多次不满,朱棣也只是搪塞了之的缘故。
他知道依着朱瞻基和唐辰逸的关系,日后封什么都是有可能的,他可是知道这两日私下里可是基本上以兄弟的关系论处的。
好在他知晓唐家一家子的底细,不然还真是有些猜疑唐辰逸了。
唐家上下,满门忠直之士,唐家的二太爷,名字听起来就很忠烈,唐爱国!
而后又有唐承祖,虽然是建文年间中的进士,不过也这么多年来未有不法之举,反倒是在京城一片的名声极佳,凡是各地出现什么灾情,总是要救灾治民的。
再就是唐辰逸了,他的性格和为人朱棣是很清楚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合该如此。
朱高炽坐下,朱瞻基帮他拂了拂身上的雪花,又整理了一下衣襟,这才坐过去。
朱高炽如今倒是没有之前那么惶恐不安和拘谨的样子了,笑着说道:
“皇上,儿臣会同户部将今岁的算薄整理出来了,呈上!”
朱棣有些惊讶,接过来,皱着眉说道::
“这么快?”
犹记得的往常这种时候最是烦躁了,不止是户部,连他都有些急躁的。
朱高炽便笑着说道:
“是啊!上次儿臣跟您说的户部采用了临安伯的复式记账法!”
从他的神情就能看出来,对这所谓的复式记账法极为推崇,看来不久就要推行至天下了!
朱棣顿时了然,这才想了起来。
哦,是临安伯啊,懂了。
他每一日都是日理万机,很多事情他都是过了就忘,如今提及起来,在看着手里的算薄,一下子就联想到了。
笑着抿着嘴,朱棣便翻开看了起来。
这里面的一条条,极为清楚,每一项都罗列的极为规整,看起来也方便多了。
没有了以前那般的杂乱无章和混乱无序,他的心里彷佛心旷神怡起来。
这就是复式记账法的好处了!
唉!
唐辰逸真乃无双国士啊!
朱棣第一次对一个少年后辈产生这样的评价,连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这不应该是用在几位兢兢业业的老臣身上嘛?
可他竟然觉得用在唐辰逸身上,没有一点儿的突兀之处!
真是咄咄怪事了!
但是他要是知道不止他这样想,就不觉得奇怪了。
看完之后,朱棣的感触很是深刻,深吸了一口气,他觉得整个大明如今都处于一片清明之下,朗朗大明,乾坤盛世!
他第一次觉得今岁祭祀祖宗太庙时,可以扬眉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