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靠着这门手艺,朱瞻基就算不是太孙也饿不死的。
朱棣听着,面色时而变得阴云密布,时而又绽放笑颜……
半晌,终于听他将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讲述了一遍。
朱棣的眼神微眯着,冷冷道:
“哦?你是说锦衣卫审问的倭寇招供,他们其实是日本的某个大人物在暗中指使他们?”
朱瞻基也一本正经的点点头。
“是的!早在这次抗倭之前,唐辰逸就曾预测过,这与他当时的推测不谋而合,孙臣也是根据此来一步一步粉粹了倭寇的计划,最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朱棣便笑着点点头,临安伯嘛?
一直都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思敏捷的人!
朱棣想到了倭寇的背后又幕后黑手,而且直指日本的某个大人物,心底顿时笼罩了一层阴霾。
一个弹丸之地,也敢觊觎大明的神器。
他的心里竟不是恼怒,而是嗤笑。
嗤笑他们的不自量力和痴心妄想。
不过这次的剿灭倭寇让他心里很是满意,点了点头看向朱瞻基道:
“那现在这件事情如何处置了?”
朱瞻基略微思考后说道:
“我爹考虑到大明跟日本素来的友好建交,觉得在此时点破此事颇为不妙,便等着爷爷回来定夺!”
朱棣便点点头,这件事情确实要从长计议,不可妄动。
毕竟人进了锦衣卫,他们说什么未必别人回承认,到时候吃暗亏的反而有可能是大明。
朱棣是明白这一点的,便转而说道:
“那后来日本的使臣作何反应?”
唐辰逸便又跟他讲述了一遍自己跟唐辰逸在鸿胪寺的事情,听的朱棣竟是有些热血沸腾。
“好!堂堂大明,何需畏首畏尾?”
见朱棣似乎并没有怪罪他们的鲁莽,朱瞻基这才放下心来。
毕竟他们也算是驳了日本的面子,更是将人彻底的得罪了,不追究也不算什么,追究起来也涉及到两国邦交。
所幸的是,朱棣的态度也很明确,那就是大明之地,寸土不让!
区区岛国,朱棣倒也不怕因此惹来什么祸患,至于倭寇的问题,临安伯说得对,凡是倭寇,一律格杀勿论!
当然什么人属于倭寇,最终解释权归大明所有。
“嘿嘿嘿,爷爷,您就放心吧,我跟唐辰逸两人已经将这些事情彻底解决了!”
朱棣便笑着敲了敲他的脑壳,说道:
“不可自得意满,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怀着一颗谦逊进取的心,这一点,你可以学学朝中一个叫于谦的人!”
朱棣显然是在提点他,之前他就有意让于谦进入朱瞻基的视野,毕竟这人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人。
“于谦?不是唐辰逸的门生嘛?”
朱瞻基有些无语,先是让他学学临安伯,现在又要学他的门生……
“你刚刚的话没有夸大其词吧?”
朱棣马云回答他,只是深深了盯着他,似乎看穿了他的内心一般。
朱瞻基便心虚的点点头,他这是夸大了一点点自己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而已。
就见朱棣点点头,对着一旁的马云说道:
“召临安伯进宫吧!”
马云便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
朱瞻基幽幽的看了一眼朱棣,这明摆着还是不信我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