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从怀中掏出来一封快报,呈给了朱棣。
朱棣越看眼前越亮在,直到最后合上奏报脸上都是布满了喜悦之色。
“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孙子!”
他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关节,明显的不寻常,不过他相信能处理好。
心里却是露着冷笑,没想到自己养的一条狗又朝一日也会生出忤逆之心,反咬自己一口。
看来是朕有时候太过仁厚了,以至于沉寂的太久,所有人都忘记了朕的雷霆手腕了!
想着,他的眼神中逐渐汇聚出一丝冷若冰霜的寒意,令人见了有一种如坠冰窖的感觉。
马云对朱棣这种眼神最了解了,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看来要大事不妙了。
每次朱棣露出这种眼神时,就意味着流血、掉脑袋……
但是,这跟自己又没什么关系,他估计是因为奏报里提到的什么。
很识趣的没有继续开口,马云就像是一个没事人一样坐在一旁,呆若木鸡。
朱棣的心思很深沉,他也没有去猜测的意思。
这就是他这么多年来揣测出来的伴君之道。
掀开帘子,朱棣探出头去,看着后方跟随的中军和前方的三千营,心里一阵安定。
“到哪里了?”
忍不住开口询问着外面的副将。
“启禀皇上,追击鞑靼快到宿嵬山口了。”
朱棣便点点头,将头伸回去。
一路追击过来,其实他心里早有定论,朱高炽临行前说的是对的,但是他心里还是忍不住。
想到了这里,他就忍不住唉声叹气,难道自己真的就要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嘛?
这有些不甘心,但是也无可奈何。
他不能放弃一个帝王的荣耀。
……
此时的唐辰逸和朱瞻基自然是不知道朱棣的困境,正在东宫内接受朱高炽的“批评”呢!
“哈哈哈,这件事做的不错。”
朱高炽捻着胡须,笑呵呵的说道。
一旁的朱瞻基便绘声绘色的给他讲述着当时的宏大场面,自己是如何的机智勇敢,如何的巧言舌辩,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直将倭国的使臣说的羞愧难当。
这听着倒是破有几分传奇色彩了,朱高炽面色逐渐怪异起来。
这么听着朱瞻基像是纵横家一般呢?
摇了摇头,错觉!一定是错觉!
朱瞻基说着,见一旁的唐辰逸偷来鄙夷的目光,便搓着手讪讪的笑道:
“嘿嘿嘿……当然,这其中也有辰逸的一丝丝功劳!”
“……”
两人无语。
不用他说,朱高炽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门道。
任凭朱瞻基说的天花乱坠,他都当作是故事来听。
若是朱瞻基知道了,定会气的跳脚,直呼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