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朱棣正在上面正襟危坐着,等候着。
见杨荣来了,便欣喜道:
“杨学士来的正好,朕正要去召你呢!”
杨荣见一旁张辅也在,有些愕然道:
“不知皇上有何要事?”
朱棣便将和张辅的计划跟他说了一下,杨荣顿时陷入了沉思,估计着户部又要伤脑经了。
思索了一番,杨荣便拱手道:
“皇上所言有理,为今之计,当命令边关将领严加防御,修建关隘,高筑长城,以备御敌!同时若是觉得边陲重镇防兵不足,则需屯以重兵,在各处交通要道上严加把守,如此京师便固若金汤了!”
“哈哈哈!杨学士既然赞同,那便拟旨吧!”
朱棣笑着捻着胡须说道。
他本意也是叫杨荣来拟旨罢了,具体事宜依旧跟张辅都商议好了。
他有些感叹,文治武功半由人力,半由天定,创业艰辛,守成亦难矣!
他这么努力的为儿孙打拼基业,若是后世之君能做一守成之君,他便老怀大慰了!
杨荣便坐在一旁,悉悉索索的拟旨。
朱棣闲来无事,不由想起了之前唐辰逸说的一番话,这件事情他已经像了许多天了,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火器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重器,但是按照户部的性子来说,。肯不肯将大量的钱银用于此还尚未可知。
可想而知,若是此事公之于众,必将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
群臣争论不休,她的头又要疼好一阵了……
想到这里,不由捂着额头,面色痛苦。
一旁的张辅顿时哑然,不解道:
“皇上这是?要不要叫御医啊?”
朱棣便摆摆手,自己这也算是心病。
不过张辅虽然不是执掌神机营的柳升,但是毕竟也通晓军事,自己何不问他呢?
摆弄扭头看向一旁的张辅,喟然道:
“朕近来时常思索一事,因而茶不思饭不想,不知爱卿可否为朕分忧?”
张辅便顿时上前拱手道:
“臣无有不肯!”
连一旁还在拟旨的杨荣都有些好奇的看了过来,一脸茫然。
什么事情能让朱棣如此的烦恼?
之前因为出征的事情,朱棣都没有这么困扰过。
朱棣便将那人他跟辰逸所说的关于火器如何改进的事情说了一通,两人皆是默然。
固然唐辰逸所说无不道理,而且的确很是诱人,但是神机营配备火器所以有限的原因有很大部分就来源于研究火药和制造火器太过于劳民伤财!
试想一下,一把弓箭才损耗多少银钱?
一把火铳又损耗多少银钱?
两者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
火器的优势在于只需短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达到长期训练的弓箭手的效果,而且用于特定的战役时可以发挥奇效!
但是按照唐辰逸的说法来看,这就是不计一切代价的改进神机营的全部装备!
无论是火药还是火器,还有制作工艺,甚至还有训练士兵……
等等一切,这无疑是一个能引朝堂哗变的事件!
沉默了许久,就在朱棣都不禁摇头的时候,就听一旁的张辅嘴角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道:
“皇上,谁提出此事谁就该为此负责!”
朱棣一恍惚有些没有明白过来,不过沉吟片刻就立马眼前一亮。
对啊!
大规模的实施不可行,那便让唐辰逸去神机营的一处小队先试一试不就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