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海外的事情,京城自然是不知道,此时快要过年了,京城一副热闹繁荣的景象。
接近年关,不止是唐家,到处都是一片喜庆的场面。
来往的人不见了许多,却并没有显得萧条,因为却而代之的是合家团圆的温馨景象。
万家灯火照耀着京城,映照着夜空中的每一颗星辰,无限闪耀。
紫禁城。
乾清宫。
宫里如今也是一副喜庆和谐的场景,礼部和宫里的宦官将宫里宫外都装扮成一副鼎盛的样子,显得格外的惹人高兴。
一大清早便有宦官在提着扫帚清扫了,诸位妃嫔也来给朱棣道过了圣安,朱棣便挥挥手将众人打发走。
户部今岁的算册还未核算出来,朱棣有些忧心。
刚想着此事,就见马云一脸喜庆的进来,脸上的褶子都在透着笑意,弓着身子过来凑到朱棣的近前,恭敬的说道:
“皇上,这是大学士刚刚整理好的户部送来的算薄,请皇上过目!”
朱棣眼中便闪过一抹亮色,心里的郁结之气渐消,爽朗的笑着说道:
“你给朕念!”
马云便急忙展开,逐字逐句的给他念着:
“天下户九百七十万三千三百六十口,五千一百七十九万四千二百二十八人,赋税粮三千二百四十二万一千八百三十一石……茶一百万四千六百九十五斤,盐一百八万二十九引,馈运北京粮三百五十四万三千一百九十四石……”
朱棣越听眼睛越亮,甚至“扑腾”一声站了起来,拍手称快。
今岁比起去岁来,但是人口就增长了不少。
衡量一个朝代是不是盛世,其中一个关键的数据便是人口数量,因为战争是最损耗人口的,不止是死伤的人数,还有因为颠沛流离而失去黄册成为隐户的人。
这是每朝每代都最为忌讳之事,世家大族趁着战乱将一些百姓买下,收入府中,这便是充作了奴籍,大明就算是少了一个人口。
然而今年比起去年来说,人口增长了不少,朱棣的心里便活跃了许多。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计划生育,你能多生就多生,他巴不得人口多些呢。
待马云念完,朱棣便接过又看了一遍,脸上按耐不住的喜悦。
一旁的马云便谄媚的笑着说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朱棣听了很受用,得意的叉着腰,放肆地笑着。
朝中有那么多御史骂他,这回他倒要看看他们怎么骂!
……
东宫。
朱高炽也是收到了户部送来的算册,此时坐在前厅仔细地看着。
外面院子里是朱瞻基带着嘉兴公主和朱瞻墉在胡闹着,不过也没有人管,三个人倒是玩的不亦乐乎。
看罢,朱高炽便笑着捻了捻胡须,将算册递给一旁的杨士奇。
“杨先生啊,看来父皇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杨士奇看罢,也是面带笑意的点点头,说道:
“殿下,今岁的人口增长不少,然而赋税却是少了许多,这便说明皇上乃是圣君,爱民如子啊!”
朱高炽也感慨的笑笑,望着远处说道:
“是啊!皇上乃是明君,相信这回朝中的压力便会小一些了!”
杨士奇知道他说的是出征的事情,也不言语,只是心里隐隐还是担心着自己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