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辰逸此时还清醒的很,毕竟他经常喝酒,酒量还算可以,但是于谦就不一样了。
唐辰逸也不打算继续灌醉他了,又听于谦嘴里含糊不清说道:
“恩……恩师,今日我在上值时听闻有人说起,关于京城屯田卫调集粮食之事,学生觉得有些奇怪。”
唐辰逸便面露疑惑,现在正是各地押送粮食入京的时候,这件事有什么奇怪的?
又听于谦继续说道:
“恩师,太仓如今还未修缮完毕,这么多的粮食运到京城来,哪里放得了呢?”
唐辰逸顿时心头一震,也嗅到了此事透露出的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唉!怕是皇上那边又快起兵了吧?关外安定,皇上选择这种时候再起战事,与民不利!我要上奏!劝皇上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
只见于谦越说越激昂,索性站了起来,摇摇晃晃的大声喊道。
唐辰逸快被他这一举动吓死了,不知是酒后胡言还是酒后真言,赶紧上前一把捂住他的嘴,将他扶着坐下。
“廷益啊,此话你没有跟旁人说罢?”
于谦便摇摇头,唐辰逸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到了肚子里。
不过于谦方才说的话倒是点醒了他,此时皱着眉头仔细思索着。
屯田卫那边主要是负责粮草调度的,若是各地押运的粮食进京,大可不必动用屯田卫所,光是押送的人员就足以了。
再说了,原本北京的太仓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早就废弃不用了,其中的粮食都分发到了各个衙门暂时储存。
新太仓此时还在修缮当中,并不能储存多少粮食,按理来说,先调粮食到南京或者周边府都有理可寻,但是实际上的举动却是恰恰相反。
但是于谦这个愣头青,连他都看出来的事情,朝中诸公难道看不出来嘛?
别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就是不去点破,偏偏你头铁,这不是找死嘛?
唐辰逸摇了摇头,看了看躺在桌子上的于谦,叹了一口气。
终究是自己的门生啊,自己不能看着他往火坑里跳。
轻轻推了推他,唐辰逸轻声说道:
“廷益啊,你知道你做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嘛?”
于谦便朦胧着眼睛,不解道:
“恩师,什么?”
“唉!你就这么上奏了,皇上会听你的嘛?”
“不会,可若是没有人说,这件事便就这么促成了,总需要有人站出来的!”
唐辰逸笑了,摇头道:
“廷益啊,你真的以为皇上若是出兵朝中不会有人反对嘛?”
于谦便疑惑着看着他。
“时机未到罢了!如今仅凭一个揣测,便驳了圣上,你的官途还会长嘛?你莫不是忘记皇上跟你说的话了?”
于谦当下内心一震,似乎也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朝中并不乏聪明人,只是他们学会了闭嘴,更学会了审时度势。
这便是于谦欠缺的了,他一想到问题便要第一个跳出来,生怕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比起那些老狐狸来说,于谦便显得十分稚嫩了,刚入官场的那份青涩仍未脱去。
这其实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每个人初入官场时都是铭记初心,有一番热血的豪言壮志想去实现,但是当他被这个大染缸逐渐磨平了棱角,撞得头破血流时,才能恍然醒悟。
【作者题外话】:求票求票求票!求评论求评论求评论!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作者更新不易,希望读者朋友能多多支持,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