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义点了点头便退到了一边,开始继续品茶,像是没事人一样。
一旁安坐的夏原吉懵了,不是说好了蹇公咱们一起上奏下西洋之事的吗?
怎么转头你就叛变了?
蹇义看出来了,朱棣根本不想提那档子事儿,你跟皇帝找不痛快干嘛?
所以他打算默不作声,暗暗给夏原吉加油,毕竟户部的事儿关他吏部何干?
夏原吉暗骂蹇义没义气,咬了咬牙站了起来拱拱手道:
“皇上,臣也有事要奏。”
该来的还是来了,朱棣有些头疼了,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
“朕知道你要奏下西洋之事,可朕意已绝,卿不必多费口舌了。”
说罢转过头去,不愿再看着这位老臣。
可夏原吉却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他当下狠了心,跪地哭喊声道:
“皇上,下西洋实在太过于靡费钱粮了啊!单去岁修缮市舶司的大大小小的宝船就不知花费凡几,还有郑和出航船队所带人员所给供俸,以及送于西荑各国的赠礼,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银子了啊!”
朱棣一听也有些恼怒了,沉声道:
“户部没有银子了,就从朕的宫里出,朕有银子!况且今岁兀良哈,瓦剌部以及建州女真部刚刚朝贡过,户部怎么就拿不出银子?”
“皇上!兀良哈上贡臣不说,瓦剌跟女真朝贡完全是贸易往来,朝廷收了他们的贡礼,反赠回去的金银珠宝甚至更多,还有皇上上次北征征调了各地的钱粮,各地方州府总要开支吧?上次臣给皇上的折子皇上也批了,户部这边尚且压了朝中诸公足月的俸禄未支,臣就是会点石成金也变不出来这么多银子啊!”
这一通话说的朱棣有些哑火,冷哼一声,说不出话来。
“皇上,臣知道下西洋乃是为了昭示朝廷对于各藩属国的恩荣,也是为了扬我大明国威,若是只谈及此,臣也断不敢反对此事,然臣既为户部尚书,总管天下钱粮,便不得不为国家的经济考虑,望皇上圣裁!”
说罢,夏原吉以头抢地,跪地不起。
朱棣看着这位肱骨老臣,伸了伸手,何尝不想扶他起来呢?
但是下西洋之事他早已经商议好了,也下了决定要施行,朝令夕改,皇帝的威信何在?朝廷的脸面何在?
正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一旁的蹇义终于不再品茶了,干咳一声道:
“皇上,夏大人所言也有理。”
朱棣刚待张嘴说些什么,就听他继续说道:
“然皇上之心臣也略知一二,此次下西洋并非完全是为了朝廷面子上过得去,早先为了彰显大明的威仪和宽厚,十六国使臣皆遣使来朝,此番下西洋便是要施恩海外,将各国使臣送回,同时也是宣示我大明的国力强盛,以防屑小,更是让大明的威名远扬海外更多的国家,如此方不失为天朝上国!”
朱棣听了不禁缓缓点头,嘴角微微上扬。
“夏爱卿啊,朕也知你辛劳,户部事务繁重,上下全仗你一人定夺,朕知你心,更知你为天下百姓请命,可此番诏令已下,失信于各国,大明如何自处啊?”
说着就将夏原吉扶了起来,暗中看了蹇义一眼,表示赞扬。
夏原吉其实也知道此事很难再改变了,昨日他以及跟太子朱高炽商议过了,皇上执拗,定是不肯轻易更改的,但是他还是想为百姓说句话。
心里念及于此,不禁皱着眉头,长叹一口气道:
“皇上,既如此,老臣便请陛下减免百姓赋税,与民休息吧。”
蹇义也顺势上前一拱手道:
“臣附议!”
“……”
夏原吉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你倒是谁都不得罪。
自乾清宫出来,夏原吉气咻咻的一甩袖子便先行离去,后面的蹇义急了。
“夏公!夏公!你等等我啊……”
说着,健步如飞的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