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擒鳌拜,平三藩,打下台湾还是打败葛尔丹,那都必须是“实打实”的功劳战绩。
他爱新觉罗.弘历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更多的是因为“圣祖”康熙爷对他的关照。若非是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圣主”康熙爷一眼认定他就是未来帝王的身份,说不定他老爹也做不了皇帝。
而如今,他却要分割出大清的江山来跟反贼妥协。每每想起康熙爷对自己的看重,这着实在让乾隆心中不痛快。
想当初先帝雍正留给他的可是大好河山,充盈的国库。可如今,怎么就成了这番模样了呢?
乾隆烦恼得很
所以,钮祜禄.傅森的奏折递交上来后,乾隆在犹豫,他心情烦躁的把那奏折收了起来,甚至一连几个晚都没有去翻后宫的牌子。
直到了甘肃告急的军再次传来,满身怒火的乾隆才不得不重重的拍下案桌,传令让朝中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前来商议钮祜禄.傅森的奏折问题。
“诸位爱卿对于傅森递上来的奏折有什么看法?”在把钮祜禄.傅森递交上来的奏折转交给底下的几位重臣浏阅一番后,乾隆便开口问道。
“回皇上,奴才以为,傅大人的法子很不错。如今朝廷兵事不断,能与东南的反贼暂时维持和稳,对我们军而言,实在是幸事。”此刻,身为兵部尚书的舒穆禄.舒赫德率先开口回答道。
“臣附议兵部尚书舒大人的话。”户部尚书钮祜禄.阿里衮出言附和道。
“如今朝廷开支实在太大,各地战乱,对朝廷的税收未能保证,如果朝廷能停下东南的战事,朝廷而言,能节约出一大笔的开支。”
“来保,你怎么看?”听闻了兵部跟户部的意思后,乾隆又转向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身兼军机大臣的喜塔腊来保询问了起来。
“臣以为,傅森大人所说之事,的确可以考虑。如今朝廷并非平不定东南的反贼,而是如果只为了平定他们忽视其他地方的动乱,对朝廷的而言实属不利。所以,先暂时与他们维持现状,待朝廷平定其他地方之后,再倾举国之力去平定东南的反贼,就会容易很多。”此时年纪以临近八十二老人喜塔腊来保是思索了一番后才缓缓说道。
“毕竟我大清国的地盘真大,对反贼又形成包围之势,故而,未来的战局对我大清而言实在是有利的。”
“嗯继续说下去。”喜塔腊来保的话似乎说动了乾隆一般,让他不禁意间的点了点头说道。
“别人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朝廷而言亦是如此。如今我朝廷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事太多了,战线太多,就会造成朝廷兵力过度虚耗,非常不利。只有把其他地方给稳定下来,再以这些地方的粮饷养重兵对反贼进行围剿,必定会事半功倍。”被乾隆认可的喜塔腊来保继续说了起来。
“不知道皇帝陛下可还记得前明的事情?”
“你指的是什么?”乾隆疑惑的问道。
“崇祯时,前明之所以败亡,除了天灾之外,更重要的是就是多线开战。如果当初他们真跟太宗皇帝签下了和谈协议,让他们腾出手来平定了内部的反贼,说不定我大清如今还在关外。”喜塔腊来保一边察言观色,一边缓缓的说道。
“但是,就是多线作战,不断的消耗明朝廷的实力,才使得明朝庭这样的庞然大物倒下,让我大清居之。古言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故而,我们得警惕明朝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