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明珠心中最佩服的人并非康熙,而是眼前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他也清楚,现在皇帝病重,整个宫中唯一能拿主意的就是这位老太太。
老太太现在显然就是要做出决定了。
“明珠,哀家跟你说这些,就是知道大清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你替哀家出城一趟,见见楚王沈墨。你告诉他,皇帝和哀家愿意开城投降,让他全了这保全京城以及保全百姓的仁义之名。唯一所求,就是希望他能留下爱新觉罗家的性命。”
明珠眼中闪过迟疑之色,因为他没有把握楚王会答应这个条件。
毕竟那位可是一直喊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口号。
一般王公贵族和旗人楚王兴许可以饶恕,但是作为皇族,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都会将前朝皇室诛杀殆尽,以求斩草除根,除恶务尽。
他甚至担心楚王会因为此事而迁怒自己,让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付诸东流。
布穆布泰将明珠的神色尽收眼底,轻轻一笑道“明珠啊,哀家知道你的顾虑。你尽管去说,楚王答应了,哀家念你的好。楚王若是不答应,哀家也不怨你。去吧,你带着皇帝的玉玺去见楚王,哀家也会让胤禵将宫禁的权力全部交给你。你伺候了皇帝这么多年,可以说是臣子里面最受皇帝信重的。由你出面,楚王会相信哀家和皇帝的诚意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明珠也不能再继续沉默不言了,起身道“奴才谨遵太皇太后懿旨,这就出城去见楚王。还请太后和皇上保重,奴才必定竭尽全力完成太后的嘱托!”
明珠说完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布穆布泰招招手,乾清宫总管,康熙的贴身大太监赵昌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是一个红色锦盒。
锦盒打开着,里面端端正正放着一枚玉玺,正是康熙的“皇帝之宝”,是玉玺里面最庄重的那一个。
玉玺有很多种,有重大场合和时节使用的,也有日常下旨下诏使用的。甚至还有皇帝随身小印,丝印等等,用在不同的场合。
明珠眼前这枚就是在重大场合使用的那枚,也是皇帝继位最重要的那一枚。
交出这枚宝玺,就代表着交出皇权。
当然,没有这个,有实力的话也完全可以自己再刻一枚。
反正又不是传国玉玺。
再说了,就算拥有传国玉玺,没有那实力,也会跟孙坚和袁术一样白白送了性命。
明珠恭恭敬敬地接过玉玺,盖上盖子,用盘子里等到锦缎包了起来。
布穆布泰又从旁边拿过一封信交给明珠道“这是哀家写给楚王的信,你也一并带去。”
明珠接过信,心中五味杂陈,再次向着皇帝和太皇太后跪拜之后起身离开了慈宁宫。
几十双眼睛望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消失在宫门之外。
慈宁宫里传出了一声重重的叹息,伴随着又一阵猛烈的咳嗽声。
城外,楚军大营,楚王王帐之中。
楚王沈墨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召集将领们议事,而是跟郑云龙和李彪三个人围着炉子在涮火锅。
冬季果蔬珍贵难寻,所有涮锅的食材多是肉食,多为牛羊肉。
锅底沸腾,上面飘着一层红油,一片片薄薄的羊肉在汤中起起伏伏,不断翻滚。
三个人握着用竹子做成的长筷子在锅中夹着夹肉,在面前放着小米椒和香醋酱油的料碗里面蘸一圈,然后放进嘴里,嘴里哈着气,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额头上还冒着细密的汗珠。
帐外北风呼啸,大雪飘飞,帐内却是微暖如春,好不惬意。
之前楚王下旨,今晚全军加餐,所以今夜各个营盘之中除了必要的岗哨和巡逻警戒的士兵之外,其余的人都在帐中吃火锅。
军中囤积的肉食极多,辣椒也从南方运来不少。军中吃饭有没有那么多讲究,火锅的做法又极其简单,又非常适合这天气,所以众将士人人都吃的汗流浃背,大呼过瘾。
就连许多之前没有吃过辣椒的人在尝过之后,也是一边叫着太辣,一边又忍不住继续下箸,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嘴上说这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个道理。
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着。
郑云龙咽下嘴里的一块肉,辣的吐了吐舌头后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