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带来阵阵暖意。
夏皇道:“爱妃。这一次多亏了你的意见。否则,额娘病死在静泉宫朕都不知道。这样朕可真要背负一生骂名了。”
苏贵妃温和道:“陛下仁慈,我什么都没做。”
夏皇道:“爱妃谦虚了。对于今天的华太后,你怎么看?”
苏贵妃笃定道:“陛下亲自为华太后把脉,太后也并未回绝。同意了陛下安排太医院和国师殿联合诊治的计划。我看,华太后是真的萎缩了,身患重疾,时日无多。”
苏贵妃说的很笃定。
夏皇不由得转头看着这个女子:“你当真这么想?”
苏贵妃面对夏皇的眼神,内心十分惊惧,表面上却十分淡定:“是啊,华太后当年再厉害,那也是当年的事情了。现在我看到的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垂死挣扎。人终究会老啊。更何况她被关押在静泉宫这种地方整整六年,郁郁寡欢,加重了病情也不稀奇。不过为防万一,陛下还是要严格监控太后。”
苏贵妃这话说的太有讲究了。
从感情和理性两个方面做了深刻的回答。
感情方面,苏贵妃明确告诉夏皇——华太后应该是真的不行了。毕竟人都老了,不必太担心。
但如果苏贵妃只这么说的话,夏皇肯定要起疑。
因此苏贵妃在最后加了一句——为防万一,陛下还是要严格监视太后。这既体现了苏贵妃全心全意站在夏皇这边处处为夏皇考虑的态度。另外也体现了苏贵妃考虑事情周全的缜密心思。
万事无忧!
夏皇微微点头:“有爱妃这番话,我就安心多了。”
苏贵妃笑了,上前主动挽着夏皇的手。在湖边散步。
威风吹拂在脸上,分外温暖。
两人在湖边停了下来,看着两只鸟儿在湖面上追逐飞翔。
夏皇忽然道:“爱妃,我准备下圣旨释放华太后,恢复华太后入朝听政的特权。并且要加封太后。你意下如何?”
苏贵妃心中一紧。
虽然之前在静泉宫的时候,夏皇就当着华太后的面说过这话。但那毕竟是草率言辞。
况且,这是朝廷大事。夏皇素来不和妃嫔们商议。
妃嫔干政。是大忌。说大了那是要问罪的。
苏贵妃立刻道:“陛下,我知道规矩的。妃嫔不得干政。”
夏皇轻笑道:“今天我们聊家常。你直说无妨。无论你说什么,我都姑且一听。”
苏贵妃察觉到夏皇的的态度很真诚,似乎真的在询问自己的意见。苏贵妃这才松了口气,轻声道:“华太后垂垂老矣,行将就木,没几年活头了。陛下有意大行孝道。自然很好。天下万民都会盛赞陛下的孝心和仁德。加上秦川之事迫在眉睫,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况且华太后离开朝政足足六年了,她在朝中的人都被陛下清算的干干净净。华太后就算有意回归朝廷,也翻不起浪花了。陛下有此心,自然是好的。”
苏贵妃说话还是滴水不漏。
夏皇听了很受用:“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苏贵妃道:“我看陛下每天忧心忡忡,心里很不是滋味。相比秦川的隐患,太后终究是陛下的家人啊。家人的矛盾再大,也抵不过朝局。再说了,解决了这些事情,陛下也不会忧心了。只要陛下开心,我就开心。”
喜爱黄紧紧的拥抱着这个女子,轻声道:“爱妃不愧是朕的解语花。如此我就没有疑虑了。对了,夏岩这一次在秦川表现出色。等秦川之事了结,朕要好好的封赏他。”
苏贵妃很惊慌的道:“还请陛下不要封赏夏岩。”
夏皇微微皱眉:“别人都巴不得朕封赏她们的儿子,你这是为何?”
苏贵妃道:“朝廷凶险,我只想岩儿能为陛下分忧即可。不必承太多荣宠,否则树大招风,岩儿怕是要被人争对了。”
夏皇霸气道:“朕的儿子,谁敢针对?此事就这么定了,爱妃不必多说。”
苏贵妃很不情愿,却也没多说什么,最后很无奈道:“是。”
……
当晚,夏皇再次召集夏正歌,阡陌和相国以及朱铁成到勤政殿议事。
按照约定,今晚夏皇需要给他们答案。
四位大臣静静的站在大殿中央,大气都不敢喘。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言。
夏皇高坐首席。声音冷淡:“秦川之事迫在眉睫,朕必须尽快给秦川圣殿一个答复。朕最后问你们一遍,你们都赞同释放华太后,是吗?”
说完,夏皇冷冰冰的看着在场的四位大臣。
四人被看的浑身毛骨悚然。
最后,岳东楼率先表态道:“是!释放华太后,不意味着太后就能够重新主理朝政,相反的,我不认为华太后有这个可能。陛下已经不是六年前的陛下了。陛下完全有能力控制华太后!不费吹灰之力能够稳定秦川局面,至关重要。”
夏正歌道:“臣附议!”
阡陌道:“臣附议!”
朱铁成道:“臣附议!”
夏皇微微点头:“好,既然四位爱卿都同意释放华太后,那么,朕就随了你们的心愿。不过,未来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们,都要负主要责任!”
这话一出,四位大臣吓得浑身发抖。
夏皇这话太狠毒了啊。
明明是他自己的决定,却把责任悄无声息的连带分给了四位大臣。如此一来,四位大臣还不日夜盯紧华太后的一举一动?
但凡华太后出现任何出格的举动,他们都会拼尽一切阻拦。
要是真出了个什么事情,他们那里承担得起这个后果?
见四人没说话,夏皇冷冷道:“怎么,你们有意见?”
岳东楼吓坏了,连忙表态:“臣没意见,臣愿意誓死效忠陛下!”
夏正歌跟着道:“微臣也愿意誓死效忠陛下!”
阡陌和朱铁成也都纷纷强硬表态。
开玩笑,这个时候他们还敢有意见吗?
不敢啊!
一旦表达意见,或者表态的语气不够坚定,那就完蛋了。
夏皇笑了:“如此甚好。有诸位栋梁,朕想华太后必定无法掀风起浪。明天的大朝会,朕会公开颁布圣旨!”
“陛下圣明!”
四位大臣异口同声。
这个时候,他们除了支持,还能说什么呢?
……
六月末,天气炎热。
秦川之战进入最关键的时期。
满朝文武都急的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就这时候,夏皇公开下旨:解除华太后住处静泉宫的一切巡逻,华太后可以自由出入朝堂,上朝听政。另外,加封华太后为大夏无上大威德生母皇太后。加九鼎,赐“华”字。
九鼎,那是天子九五之尊的名分。
尊贵无比!
夏皇直接给了华太后。
这一刻,天下震惊!
举国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