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昕在心理快速的计算着这样做的好处和得失。
首先,这是曹操的势力进入北海国的绝佳机会。孔融只是一个传统的文人,作为孔氏子孙,他的地位也算是超然,一般情况下没人会去打他的注意。
如果没有这个契机,曹操如果想将北海国纳入地盘,少不得得谋划一下。
现在他主动请求自己的人留下,那以后搂草打兔子就是顺手的事了。
再者,丁昕又瞄了一眼刘备。
现在刘备也在这里,而且手上人数不多,是不是可以找个机会做掉他?
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潜力股,最好是能在他发迹之前干掉,哪怕有关羽张飞在他身边他也不怵。蚁多咬死象,靠人数堆也堆死他了。
心里有了主意,不过丁昕打算再敲孔融一笔。
“文举公的意思我大致了解了。。。按理说,这种事必须要我姑父的命令才行。”
孔融一听还以为丁昕要拒绝他。对方也说的没错,打仗的事情还是得曹操点头才行。
不过丁昕话锋一转“但是这次来的是泰山郡的人马,我倒是可以先做主让吴大哥带人留在这里修整,然后派人去向臧大哥和我姑父汇报。等我姑父的命令再行事。”
孔融一听有戏,笑道“太好了!有吴将军的人马留下,我等可以高枕无忧了!”
吴敦不知道丁昕的打算,但是只有是丁昕的谋划,他都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孔北海客气了,既然公子发话了这就是小事一桩。”
丁昕见吴敦这么给力,又说道“驻扎是小事,只是这几千人马的后勤补给,恐怕要文举公多多费心了。”
孔融当即点头道“应该的!吴将军的人马所有开销都有我们北海郡负责。如果后续能够留下帮助剿匪的话,之后的所有消耗也都算我们的。”
一个有所求,一个有所图,于是在友好的气氛中,两伙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文举公,既然要剿匪,那我得向你要一个人了。”
丁昕指着太史慈道“我和子义大哥志气相投,先前的剿匪子义大哥出力甚多,我想将他留下来,不知文举公能否割爱?”
丁昕这话其实是给孔融面子,也是让在场的人做一个见证。
孔融果然道“公子言重了。严格来说,太史慈壮士并不算是我的部下。这次他能为我北海国出力甚多也是出于报答以往我私人的恩情。如今这恩情已报,往后是留是走,就全看他自己的了。”
众人望向太史慈,等着他的决定。其中尤以刘备的眼神最为火热,却也是最无可奈何。
他能感受到太史慈是一个不弱于自己两兄弟的将才,而从先前的交谈中他更是了解到太史慈有不错的领军能力,这让有猛将搜集癖的他分外眼红~~~
只可惜自己是没机会了,现在的自己朝不保夕,拿什么去和别人争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良将离自己而去。
这种感觉,丁昕只觉得:实在是太爽了~~~~(o???)
至于太史慈的心意,瞎子都能看的出来。他拱手对丁昕道“公子的恩情,太史慈没齿难忘!愿意追随公子左右!”
丁昕纠正道“不是追随我子义大哥,是追随我姑父!等我见了我姑父,定会亲自向其举荐你。我相信以子义大哥的能耐,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于是在现场你好我好就刘备不好的氛围中,大家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