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也不怯场,施施然坐下,一名身穿月华裙的女子上来为二人斟了酒,之后便随侍在一边。
这女子生的花容月貌,但比起玉钗和苏慕烟还差上一些,沈逸瞥了一眼就没再多看,等着康王说话,既然康王请他上来,肯定是目的性的,毕竟两人又不算熟,康王甚至都不记得他了。
康王见沈逸的眼神没在女子身上停留多久,微微有些讶异,旋即露出笑容道:“早在国债发售之前,本王就听过你的大名,早就盼着见一见我大周数十年不遇的人才了。”
国债正式发行之前周帝就在金殿早朝上提过沈逸的名字,当时康王就觉得有些耳熟,只是没想起来罢了,毕竟他的目光着眼在太子之位,小小一个东阳城的九品散官,还入不了他的眼。
说是数十年不遇有些夸张了,沈逸只是借助了现世的知识而已,他相信不止是他,很多人都能办得到。
沈逸笑了笑,说道:“康王过奖了。”
“户部困顿已有不短的时间,所有人都没想出解决的办法来,沈主事一来便有改变,何来过奖?”康王笑得很是客气,端起酒杯说道:“这一杯,本王敬沈主事,解了大周的困局,挽救边疆百姓于水火。”
这话说的好像康王代表了朝廷似的,但明面上又揪不出毛病,沈逸也端起酒杯,两人一饮而尽。
杯酒下肚,康王接着笑道:“听说沈主事是江南人士,可还适应北方的环境?”
这下沈逸能确定,康王是真的不记得他了。
而从这点也能看出,康王并没有真的将秦香雪放在心上,若不然,他怎么会忘了沈逸这个让他在中意的女子面前失了面子的人呢?
想来也是,帝王家的感情哪有纯粹的,康王看中的是秦家,而非一个秦香雪。
沈逸道:“如今春暖花开,倒也适应,或许到了冬日会有些难度。”
康王笑道:“北方的冬天确实寒冷,到了冬日,本王命人送些银屑炭到沈主事府上。”
炭分多种,最好的便是这银屑炭,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康王送的,自然不一样,沈逸心想,康王这是想招揽他?
赵明月看着沈逸叹气,不知他在叹什么,还以为他是觉得官场烦心。
想了想,赵明月在心中打定了主意,出声道:“我走了。”
赵明月来的奇怪,去的也奇怪,沈逸也没留他,点点头道:“慢走。”
赵明月深深看了沈逸一眼,之后便带着小琴离开了。
沈逸在河边驻足了一会,也迈步离开,当然他是不会回户部的,有赵明月给他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翘班,他又怎么会回去受苦呢?
虽然辞呈还留在户部衙门,但可以明天再接着写,反正急也不急在这一天了。
沈逸打算溜达溜达路过百宝商场看看,之后就回府去,算算时间已经过去许久,东阳城还没回信过来,若是今天再收不到,沈逸都要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沈逸沿着河边往百宝商场的方向走,这个时候一艘偌大的画舫也正要靠岸,船上甲板处有数人正众星拱月般的围着一人说话,沈逸若是朝那边看上一眼,应该能认出来那正是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康王赵元成。
“还是要感谢殿下,不然我等,如何能上这画舫吟诗作对,一览京中美景?”
“是啊,殿下宅心仁厚,王某佩服。”
......
甲板上,一群人正围着康王拍着马屁,这些人,也就是康王搞义卖之前,请到府上的那些名士。
虽然之前国债一事因为赵明月的横空出世,康王没有出最大的风头,但怎么说也是把康王压下去了,因此今日他以感谢之名,包下了这艘不菲的画舫,请这些人到流舫河上来游玩。
除此之外,康王还依据名册,将拿到手的国债券分给了这些人,表明了日后这钱他们是能拿回去的,虽然有些人推辞不受,但拗不过康王坚持,只能收下。
名士归名士,名士或许有才,却未必有钱,若不是康王,他们哪能上这艘画舫来,再者康王又把国债券给了他们,日后这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下好,他们虽然卖了画,得了钱,却没染上铜臭,还能上这儿享受,还能不拍康王的马屁么。
人群中间的康王表现的很淡定,微笑着时不时回应两句,一面又在心中自得,掌控人心就是这么地简单。
他唯一付出的,不过是包下了这艘画舫,钱虽然不少,但这是对这些穷书生来说,对他可不算多,而将国债券给他们他就更没损失了,以后还钱也是朝廷还,又不是他。
只这么一手小操作就让这些人乐不可支,围着自己转,康王心中自然得意,但一面他心中又想,若是现在围着他拍马屁的是朝中大臣,是苏乾那样的人物该多好。
“咦,那不是协办国债一事的沈主事么?”
这时候忽然有一道马屁之外的声音传出,一群书生名士中的某一位,正指着岸边的某个位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