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一男和陶敏的感觉有些相似。</p>
直到今天,他才觉得对夏伟元有些亲近感。</p>
以往虽然他也感激夏伟元,但那种感激和对陶敏的感激完全不是一回事。</p>
陶敏对他五六年如一日的资助,没有任何的利益索取,甚至她都不让任何人知道。</p>
陶敏的动机,是一种完全彻底悲天悯人的大慈悲心。是发自内心不求任何回报的给予和付出。</p>
虽然王一男还不知道夏伟元通过赞助他能获得什么利益,但他就是觉得,夏伟元的这拨举动是有个人目的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目的,只要还有目的,这就是和陶敏根本上的区别。</p>
也可能是小孩子心性吧。他听黄教练说二级运动员都是好几个人住在一间房里,而他这个大山里一无所有的穷孩子,竟然就独居一室了……</p>
就连吃东西这种极为普通的生活细节,夏伟元竟然也能替他想到,并尽量来满足他。</p>
这可能就完全是对一个人真正的关心了。</p>
老话说人心换人心。</p>
小孩子的心就更好换了。</p>
“夏大哥,我听黄教练说,很多二级运动员都是好几个人一个房间,你咋把一个小套房就给我一个人住了?”</p>
“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不仅是一个需要资助的贫困生,还是一个天才。”</p>
“普通的运动员到大街上就能抓一个回来,天才却是可遇不可求的。我这么做,不仅是为你个人提供方便,也算是为国家做了一点点事情吧。毕竟一个国家民族的荣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天才来创造来赢得的。”</p>
王一男转头看看陶敏,似乎在求证夏伟元这番话的真实性。</p>
“你夏大哥说的没错。开始时我们都不知道你还有这些天分,只是觉得你学习那么好,要是不再读书了确实可惜,这才想办法来帮你。”</p>
“然而你在训练营和中网期间的表现,已经证明你确实有着某些天分。否则一个刚摸了几天球拍的少年,怎么就可能打败一个个、一个个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选手呢?”</p>
“况且,即使你不打网球,就是练练田径,以你现在的成绩,以后在国际赛场上搞出点什么动静似乎也是很正常的。”</p>
“你说,你是不是一个天才?”</p>
“可是,我也非常努力地练呢。大晚上的人家都睡了,我还在练球呢。其他的球童从球场上下来就去吃喝就去玩了,我还要把观察到的心得整理出来,来观摩学习呢。我要是个天才,还用费这么大的力气吗?”</p>
陶敏和夏伟元对视了一眼,都笑了。</p>
“有人说,成功就是九十九分的汗水加上一份的天赋。别看天赋只占了百分之一,但这百分之一才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p>
“你知道整个华夏打网球的有多少人吗?”</p>
王一男摇摇头。</p>
“据一家机构调查,全国现在打网球的将近有二十万人左右。除了和你一起玩的那几个外,你还知道谁?”</p>
王一男还是摇头。</p>
“全世界有多人打网球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我们全国还要多上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这么多人里,又有几个人能闻名世界呢?最多不超过一百个。还得算上历代的大师名家……”</p>
“就算是一百个,你能说那一百名之外的人就不努力、就不拼命了吗?”</p>
“所以有句话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区别。所以你那么努力就对了。如果你不勤奋不去不努力,爹那妈给你的天分,就被你白白糟蹋浪费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