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燕阳城下(1 / 2)

仙师在上 闭一只眼 0 字 2021-08-03

就像指猴儿之前调查的那样,进入青海洲后,接连好几个村子都是人去楼空,唯一见到的痕迹,也只有年老体弱无法逃荒的老人饿死的遗骸。</p>

依靠着指猴儿留下的包裹里残存的干粮和肉干,李三石与莫长风勉强熬过长途跋涉,抵达了燕阳城下。</p>

将近十米高的城墙将数千饥民抵挡在城外,浇筑铁皮的城门更是牢牢锁住,不准任何饥民进入。城墙上站满了铁甲卫兵,架起的床弩会无情的射杀每一位靠近城墙的饥民。</p>

“这种场景怎么说呢,让人既庆幸又愤怒。”</p>

坐在土坡上的莫长风咽下最后一口干粮,无奈的摊开手说道:</p>

“官府不救济饥民,反倒坚壁清野,坐视饥民在城外饿死,让人愤怒之余却误打误撞阻止了脏妖入城,哎,这要怎么说呢。”</p>

已经经历过逃荒的李三石倒是比莫长风看得开,半躺在土坡上的他扫视周围破棚草席的逃荒饥民,悠然叹道:</p>

“没了粮食和土地的逃荒饥民,对朝廷来说是负担,是不稳定的因素,当然是越早饿死越好了,城里的士兵这么紧张,恐怕也是担心城外的饥民饿急了眼,会攻城劫掠。”</p>

“那也不能.....”</p>

欲言又止的莫长风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站起身来,勉强打起一丝精神:</p>

“算了,不管这些肮脏事了,继续调查脏妖的动向要紧,既然它们无法混入燕阳城,那会不会绕过燕阳城进入青海洲腹地?”</p>

“我看悬。”</p>

同样站起身来的李三石伸了个懒腰,努力地压下腹中的饥饿,有气无力地推测道:</p>

“一路上我着重观察了几个吞下白虫的饥民,发现他们即使找到食物也不会食用,并且身体日渐消瘦,抵达燕阳城下时已经皮包骨头了。”</p>

“所以我怀疑这些饥民的身体即将支撑不住,体内的白虫迫切的需要更换新的宿主。”</p>

“难不成那些脏妖真想攻破燕阳城不成?”</p>

对燕阳城城防略微熟悉的莫长风狐疑的再次远眺城墙:</p>

“镇守燕阳城的守备我认识,号称北狱镇妖,对付妖邪精怪十分熟练,那些脏妖虽十分神秘,但想从他手上攻破城门,实属痴心妄想。”</p>

李三石并没有回话,和对脏妖一知半解的莫长风不同,他在五脏庙中是见过脏妖的恐怖,若是那几只最为强横的脏妖也逃了出来,单是一座燕阳城那可拦不住。</p>

正当两人站在土坡上探讨接下来的行动方案时,几处饥民汇聚的聚集点处突然变得人声鼎沸,很多抱有木板布条的饥民集合在一处,共同搭建着怪异的高台。</p>

发觉情况的李三石与莫长风对视一眼,默契地垂下脑袋挤入人群之中,分不同的方向悄然观察其搭建的高台。</p>

松垮的泥土下,突然伸出数只白嫩的手,并伴随着泥土耸动,一个个身穿杏黄道袍,额头贴有朱笔黄符的道童竟从地下钻出。</p>

“那些是之前在树林里分发白虫的道童?!”</p>

隐于人群之中的李三石不由紧张起来,这些怨魂所化的道童一开始还需躲避阳光,在树林中才可现身,现在竟能顶着骄阳出现,实在可疑。</p>

犹如奇迹般出现的道童们立刻吸引住了饥民们的注意力,无数挨饿到极致的饥民百姓纷纷涌上前来,哀嚎祈祷着。</p>

而那些身穿杏黄道袍的道童们则不为所动,哼唱着韵律怪异的歌谣一步步的走上刚刚搭建好的高台,并在最顶端站好,似是等待着什么。</p>

灼热的阳光被突然遮住,李三石下意识的往天空看去,只见无数的蛇尾独脚乌鸦自西方汹涌飞来,汇聚成如同海啸的乌云遮蔽住阳光,以高台的道童为中心盖住了数千饥民。</p>

道童们哼唱的歌谣也达到了顶峰,在高昂的歌声下,数不尽的饿的皮包骨的饥民疯狂地爬上高台,崇敬地狂热跪拜。</p>

每当这些饥民跪拜一次,他们的皮肤上便会涌出许多饱满的米粒,自高台上滚落,形成了条条白米组成的河流。</p>

天上的乌鸦也顺势而下,口中纷纷吐出洁白饱满的米粒,落在了每一位饥民的身上。</p>

高台上的米河跟降下的米雨彻底征服了其他饥民的理智,很多人连煮都未煮,捧起白米带着黄土一同吞下,诚恳的表达自己对道童们的敬意。</p>

“古兮兄弟,你是修道之人,能看出这场闹剧的目的吗?”</p>

发现情况不妙立刻挤到李三石身边的莫长风惊骇地问道:</p>

“难不成他们真想强攻燕阳城?仅凭数千饥民,连攻城武器都没有,怎么可能打下这座城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