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才听着人们的议论,眼睛里全是怨毒。
刘多宝好不容易挤出了码头,被舅舅孙万全接到了家里,人们都跟过去看热闹。一个身穿短打的汉子对徐秀才道:“秀才公,别看了。这是你第一次随船押货,千万别耽误了出海的时辰。”
然后他又吆喝手下一众水手:“看别人发财眼红有什么用?还是自己挣到钱才是正经!都回船上去,赶紧起锚出海了!”
徐秀才给那人一提醒,只得收回目光,恨恨地朝海里吐了口浓痰这才上了码头上的一艘海船。
水手们转动绞盘把碇石从海里起上来,然后用推杆把船推离码头并摇动大橹,那艘大船在轻柔的南风中缓缓驶离码头朝着郊州湾出口驶去。
见妹夫和外甥平安归来,孙万全心里高兴,便滔滔不绝给两人讲起这几个月来玻璃窑烧出来多少玻璃、柳湾村盖了几间库房挖了几口水井……
听起来家里一切安好,但不亲眼看一下刘多宝总是不放心。
而且马上也该种土豆了,于是他决定明天就返回柳湾村。
刘多宝真没想到给了高大船七十两抚恤银子竟起到了千金买马骨的作用。他还没有动身,高大船一条命值二百二十两的消息就已经像插了翅膀一样传播开去。
“了不得!人命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
“不止这个!你不知道,跟着刘多宝出海的那些孩子都发财了!”
“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没看见,那些孩子下船的时候背的包袱里都是上好的布匹绸缎,那花样你都没见过。没发大财谁舍得买那个?”
立刻就有人动了心思。
“要说刘多宝对手下人真是没说的。人家也有本事,连倭寇都给抢了。也不知道他还收不收人,俺家的小子也是个好孩子,要是能跟了刘多宝说不定也能混出个人样来。”
“那你还不赶紧找人问问?可惜了刘多宝只要十五六岁的孩子,俺家老大年纪太大,老小还吃奶,不然俺也得赶紧打听打听。”
…………
刘多宝一回柳湾村立刻就让张老实把从徐家弄来的钱给各家分下去。
当初说等把这些钱洗白就分的,大家都眼巴巴等了多半年了,现在终于可以兑现了。
那些见不得光的银子有近两千两,刘多宝又添了几百两,让分得最少的人家也拿到了十两银子。不过此时的柳湾村众人已经不太在意到手的银子,而是忙着对何大壮,王东海和王信指指点点。
王东海给他哥买了好几匹布匹和绸缎当聘礼呢,还给他娘买的金耳环?
王信不但给他娘买了一对金镯子,还给他姐姐买一支金簪呢!
何大壮竟然这么舍得花钱?
你看他曹大姐家抱着有十几匹绸缎布匹吧?
这算什么?他给巧巧买的那个长命金锁足有二两重吧?
听说他给曹大姐买的胭脂要一两银子一盒呢!
相对来说,刘多宝给孙氏买的那根簪子上镶嵌的大珍珠反而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大家都知道刘多宝不是凡人,孙氏穿金戴银那是早晚的事,可王东海和王信就是和自家孩子一样的普通孩子,怎么出门一次就这么有钱了?
立刻刘多宝他们反杀倭寇的事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那趟跟着刘多宝出海的小伙伴都分到了超过一百两银子。
这下柳湾村又炸锅了,周围几个村子都炸锅了,不知多少人家在琢磨怎么让刘多宝下次带着自家孩子出去闯荡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