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帆时代末期,英国海军为了延长饮水的保存期会在装水的木桶中放一块银片,用银离子来杀菌。
方法就是这么简单。
在班安德见证双方的协议之后,刘多宝就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委黎多,由他们进行实验。如果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那么葡萄牙人就要送给刘多宝一条长十丈以上,使用柚木制成的卡拉韦尔帆船。
第二天,陆若汉就把一处靠近圣老楞佐教堂的院子交给了刘多宝。
这是一个葡萄牙商人的地产,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栋石头建造的西式小楼和几间茅屋。站在小楼的二层,正好可以俯瞰港口。由于这里距离港口很近,只要再盖几间住房和库房,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商栈。
正在刘多宝站在阳台上远望港口的时候,一艘大船正在缓缓进港。刘多宝只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这艘船好奇怪!
说它怪是因为这艘船的船身基本是中式帆船形制,前桅和中桅也都张挂中式硬帆,但却又有张挂软帆的斜首桅、尾桅,而且前桅和中桅的每张中式硬帆的上面也都又挂了一面西式软帆。
这整个就是中西杂交的品种啊。
刘多宝忙问陪他看房的陆若汉:“这是什么船?”
陆若汉看了一眼就立刻回答:“这是倭国的朱印船。可能是从大元那边过来的。”
“朱印船?”
刘多宝穿越前似乎在网上看到过这个名字,但是具体是怎么回事却忘记了。
陆若汉连忙给他解释:“倭国从十几年前施行海禁,商人只有拿到官府给的朱印状才能出海做生意。所以倭人把拥有朱印状的船叫做朱印船。”
倭国海禁?喔,这个哥听说过。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吗?
刘多宝想起陆若汉是从倭国被赶出来的,便问:“那么除了荷兰人和本国商人,倭国允许其他国家的人去做生意吗?”
“可以的。幕府允许明国商人到倭国贸易,但只限于长崎。荷兰人的商馆也是设在长崎出岛。另外,潮鲜人也通过对马岛与倭国有贸易来往。”
“这样啊?”
刘多宝点点头又问:“经常有朱印船来濠镜贸易吗?”
陆若汉说:“每年总有几艘朱印船会停靠濠镜,但大部分只是停靠补给的。倭人的目的地应该是广南国或者东京国。”
纳尼?广南国和东京国?这是什么地方?哥怎么没听说过?
看到刘多宝一脸蒙蔽的样子,陆若汉就又解释道:“广南国和东京国本来都是大明称为安南的地方,只是现在安南已经分裂成两个国家。南部广南之地由阮福源统治,被称为广南国。北部由郑梉统治,大明商人称之为交趾国,倭人则称之为东京国。”
“广南国的阮福源在会安设立设立市舶司,招诱商人前往贸易。为了加强同倭国的贸易,他认了一个倭人作义子,还把一个女儿嫁给了倭人。在会安有大量倭人聚居的倭人町,朱印船每年都会前往那里贸易。”
“东京国那边也有许多倭人。朱印船每年也要去收购生丝。大明禁止商人前往倭国贩运货物,便有商人装载生丝前往东京国和广南国在那里与朱印船贸易。”
“由于无论广南国还是东京国都有大量倭人居住,因此无论是明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还是英国人都无法与倭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