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铳药啊?是从女姑口黄记杂货店买的。”
啊?杂货店里就能买到铳药啊!
可是那个杂货店我也去过啊,为什么没见到有铳药卖呢?
刘多宝真的给惊到了。
看到刘多宝发懵的表情张老实便给他科普起来:“海上不太平啊。出海行商一是怕遇到风浪,二是怕遇到海盗,因此长途贩运的海船上都备有武器,火铳火砲也不少见。所以各地巡检司只要拿点好处都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多港口也都有人私下里贩卖铳药的。”
“黄记杂货铺背后是浮山所的千户,只是铳药这东西,你懂的,不能明着卖,所以你个小孩子自然不知道。”
呵呵,村里这些人因为经常听刘多宝说书,说话的方式都越来越像刘多宝了。
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虽然张老实说黄家卖的铳药比较贵,但是在自己不能制作的情况下,先买一些应急也是可以的。
只是可惜现在黄家铺子也已经歇业,就算有钱也买不到铳药,刘多宝也只能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制造铠甲上。
制造棉甲就是先把打湿的棉花用石碾子一层一层压紧,晾干后再与布匹缝合在一起加以固定。纸甲则是把纸用浆糊一层层粘住然后压实再刷桐油防水。
两者都很简单,但就是晾干太慢,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肯定是用不上,所以刘多宝还是先在那些棉被上下力气。于是两天后,二十几套简易棉甲就出现在人们面前,把大家惊得合不拢嘴。
“多宝?这些盘子碗儿也能作铠甲?”
呵呵,防弹陶瓷了解一下?
现在哥虽然做不出防弹陶瓷,但现在也没有后世那样大威力的子弹。用普通瓷器配合棉被的缓冲能力,防一下冷兵器应该还是可以的。
幸好他的动作快,没几天这些陶瓷加纤维复合铠甲就派上了用场。
就在刘多宝得知白莲教造反的第三天夜里,他和张老实一起查岗后刚要躺下,就听到村外响起了敲铜锣的声音。
警讯啊!
刘多宝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了起来,何大壮也已经滚下床来,手忙脚乱地把刘多宝给他做的棉被甲套在身上,然后把插着三支短标枪的背囊往背后一背,就提着盾牌和长刀跟随刘多宝奔向村口。
“出了什么事?”
各家的门纷纷打开,男人们提着武器一边相互询问一边奔向村口,妇女孩子们虽然满脸惊慌但却没有人叫喊,只是默默地向村口方向张望,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来两次演习还是有作用的,大家听到警讯不再混乱了。
刘多宝和何大壮匆匆跑到村口,都不用问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徐各庄方向点点火光,在黑暗的背景下异常刺眼。
“是徐各庄出事了!”
“会是什么事?”
“这谁知道?”
“要不派人去看看?”
人们议论纷纷,那些在徐各庄有亲戚的更是心急火燎。待众人看到刘多宝立刻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围过来问:“多宝,徐各庄肯定出事了。你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