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一钱骨气
黑夜蜷缩,紧抱大地,群山黑魆大野阴沉。
刘志刚捡起凉席上一截发黑骸骨,对着蜡台烛火一阵观望。
上一次遇见骸骨发黑的情况,还是在司天监里敛收那具倒霉的前朝余孽。
那是中了邪煞才导致骸骨生蛆发黑。
寻常死人骸骨要变黑,只能是身中剧毒身亡,才有可能。
而凉席上这副骸骨,骨腔中空,即便是各处关节连接处,也空空无也,只有一层薄薄的骨皮保持形状,要是稍不注意,还能按凹进去一大块。
刘志刚方才就一个不小心,手上那截骨头直接出现两个窟窿。
是中毒还是中邪?
或者是在抬云山上遇见邪祟妖魔,整个人被敲骨吸髓?
刘志刚轻轻放下骨头,点上火盆垫起瓦,虽说副骸骨确实有些蹊跷,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他怎么舍得放过?
即便接下来的工作一点儿都不轻松又如何?
撸起袖管干就是了!
发黑骸骨极薄极脆,刘志刚必须得小心再小心。
手下力道稍稍一重,骸骨就可能碎成几快,到时候又得重头来过。
大半个晚上粘合支撑,一直到外边打起三更报时,骸骨才总算回到原型。
邪心魔佛登时再现,一字铸骨图兀自翻动。
发黑骸骨原主是个比半吊子还要半吊子的业余采药人,本身其实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只在农闲时进抬云山下套,捕些兔子山鸡黄羊一类的小动物。
偶尔瞎猫撞见死耗子,采到些不常见的药材,送往城里的西门生药铺售卖。
嗯?西门?西门喜?西门庆?
刘志刚看到这里觉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儿听过,可一时想不起来,便继续朝下看。
这次太医府大量收购金线参,本不是什么天材地宝,只能算是一种较为名贵的药材。
不巧,这位农人十年前上抬云山捕猎,在悬崖边上见着一株金线参,通体金黄,紫气缠绕。一看就有好些年头。
当时农人没打算冒生命危险去采,可这回他照例到生药铺卖几味药,听说了此事。
并且还听说因为这回需求量大,导致供不应求,金线参的价格“蹭蹭”朝上长。连山上只有小手指大的参儿,都被人搜刮一空。
现在谁要是手上有年头够足,成色够好的金线参,定能卖出个天价,指不定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农人听完就动了心。
常言道,天材地宝需有德者才能居之。
那株紫气缭绕的金线参,当年一看就不是凡品。
更何况又过去十年,铁定品相更佳。
而这有德人,不就是自己么?
怀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梦,农人拿绳带刀,朝着模糊记忆中的那处悬崖赶去。
正经采药人都有师承,入山必焚香,请药王爷保佑平安。想要学得此中精要,光是入门就得不下五年,不但平日要跑山放山,了解地形,还得以独门秘药常常熏染鼻腔,练成比狗还灵的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