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筹备比赛(1 / 2)

十二月的圣丝珀斯城迎来了冬季的第一场雪,不过临近海边的缘故,雪花不大,而且落地即化,吴公馆也早早生起了壁炉。

还有三周时间就到希历的新年,东方人特别是夏人的风俗,还是喜欢古夏历法,只是当年夏国推翻帝制时,建立共和之后,共和国人觉得古历法有封建残留的嫌疑,强制推行希历。后来,经过时间变迁,希历更多用在政务行政方面,老百姓更喜欢使用夏历,特别是新年这个节日。到如今,特别是青年人又追求同步,所以基本上夏人是两个新年都过。徐不易就更简单了,反正在这个世界他也没法过种花家的节日,干脆和伊娃等人一起过希历新春好了。

公馆被装饰一新,家里人都行动起来,甚至两个小朋友都比徐不易要兴奋,也只有徐不易好像特别怕冷,老是喜欢坐在壁炉附近。

伊娃来到三楼,现在徐不易比较喜欢呆在三楼的会谈室,这里有一扇大的落地窗,能坐在屋内,欣赏屋外的美景。

“老板,你倒是悠闲得很,事情全堆到我这里来了。”伊娃没称呼先生,反而喊起了老板,显然心情很不好。

“怎么生气呢?你不耐烦接待那些人,就让管家打发走好了。”

“说得轻松,这里面有和平绅士,有政务高官,有各个商会的大佬,有些可以让卡森先生出面,有些就不适合了,别人会以为我们故意轻视,这样反而会更得罪人。”

“有些人得罪也就得罪了,人呀有不是黄金,不会被每个人都喜欢的。就算是黄金,说不定还有不喜欢的。”徐不易一副慵懒的模样,让伊娃看着又好气又好笑。

随着有人传出,波洛先生的电影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改编了大作家的小说。所以不少人就动了心思,看能不能在徐不易这里也拿到作品的改编权,甚至有些人还走曲线救国路线,找到了自己的金主,看能不能通过上层路线打动大作家的心。当然有些人在徐不易这里实在打不开门路,就转而找到了其他作家,特别是也属于惊悚类型的小说家。这其中就有克拉格这位小说家。

为什么特别提到这位小说家,不光他也是以惊悚类型的小说作为代表作的作家,是圈内前辈,更是因为这位曾经找过徐不易麻烦,找人买过徐不易的情报,准备用些下三滥的手段整黑徐不易。最最关键一点,徐不易发现伊娃提到这个人名字时,一副恨之入骨又非常鄙视的神情。就算不为别的,光为伊娃,自己女人出气这一点,徐不易也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

事后,徐不易特意交代了戴维,找人盯紧了这位老不羞,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一些确凿的证据。不过这些暂时还不会对这老混蛋有太大的伤害,徐不易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落井下石,砸得他不能翻身的机会。

现在外界纷纷扰扰,但文学圈还能保持一片精心。就像以前提过,这个世界已经成名的小说家能凭着版税和稿费舒舒服服过着令大多数人都钦羡的生活,而电影电视目前来看,影响力还远远达不到书籍的程度,更别提两者之间收入的差异了。所以,在如今这个时候,徐不易虽然已经出圈,在电影圈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但在文学圈,他的口碑反而大幅降低,被很多人,特别是带着恶意的那些人嘲讽,说“这个夏人居然连乞丐的饭碗都要抢”,实在是太没有品了。

好在徐不易不管是前身那位,还是徐不易自己都是不喜欢出风头的人,在这股浪潮中也保持着静默状态,形同隐身,让文学圈的杂音渐渐小了,认为他或许走错一两步路,但见识还在,没有继续泥足深陷。其实这些人是真不理解徐不易的为人,也看不清后续的发展。

文学圈的人认为图像特别是电影这种声画合一的东西,只不过是匠人作品,谈不上艺术,也没有内涵,价值根本无法与文学作品相提并论,只不过是些凡夫俗子的消遣而已。

但徐不易从另一个世界过来,显然看中了这种媒介,他让观众不需要多高深的知识,甚至是个文盲也无所谓,只要能听能看,就可以利用这种媒介影响到观众。这个世界还没有个人电脑,没有网络,更别提个人手持终端产品了,享受不了短视频之类的洗礼。只有经历过这个时期,才能懂得,有时候越是简单,越是通俗才容易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