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叛军本身就是造过反的人,如此轻易将人放回原地,只会显得朝廷太过良善可欺!</p>
扶苏毕竟是经历过后世信息爆炸熏陶的人,眉头一皱便有了想法:“从叛军中抽取半数精锐加入长城军团,余者置入恒山、长沙、庐州三郡,永不的返乡。”</p>
永不的返乡在古代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刑法,而恒山、长沙、庐州三郡分属江南之地,这么多人口的加入,必然会强烈刺激到当地的发展。</p>
作为后世之人,扶苏自然知道江南之地的潜力,提前加注,就是为了让它快速发展起来。</p>
“诺!”</p>
“启禀陛下,臣有事起奏!”</p>
丞相王馆刚刚退下,便立即有一人站了出来。扶苏定睛一看,原来是少府右监墨仲行。</p>
墨仲行不会说被他(忽悠着)委以重任,造纸去了吗?</p>
“原来是墨卿家,有何事要奏?”</p>
“回陛下,臣已经将纸张制造出来了!”</p>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叠棕黄色的纸张,呈上。朝中大臣见此物皆是议论纷纷,不知为何物?</p>
有内官立即将至取来,扶苏把纸张拿在手里抚摸了一下,这黄纸表面很是粗糙,厚度也仅比布匹稍好些,这样的纸张在后世都是没人看的不合格产品。</p>
但在这个时代,这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造纸技术,也是一个跨时代的发明。</p>
有了纸便可以打量印刷书籍,开启民智了。</p>
扶苏把纸张分发下去,给诸位大臣和勋贵们也看看。</p>
“诸位瞧瞧看,这是墨卿家发明出来的纸张,有了这纸张之后,以后的书写工作便不需再用竹简了。”</p>
大臣们早就受够了竹简之苦,只是没有其他工具代替,才不得不继续使用,这时听到有这么个代替竹简的东西出现,纷纷露出了好奇的神情。</p>
“咦,这个名为纸张的物体,竟如此轻便,放在手中竟然感受不到重量。”</p>
“此物若真能代替竹简,可大大简便我等的篆刻时间。”</p>
在秦朝时期,各地的奏章都是竹简的形式,写一封奏章便要把想说的话,手动刻竹简之上,可错了之,还要消掉修改,非常麻烦。</p>
所以为了少刻一些字,竹简上使用的词汇都是能省就省,文化层次差一点的,看都看不懂,扶苏这段时间以来,看到这种奏章也很头大,现在有了纸张就好了。</p>
“墨卿家,这种纸张造价几何?”</p>
“回陛下,臣按照陛下所书的方法研究一番之后,已经找到了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用来制造纸张,现在一张黄纸造价已经不足一文钱了!”</p>
大臣们听后顿时哗然,一捆竹简的造价都可以买好几百张这等大小的黄纸了。</p>
“此等器物甚好,还请陛下传播开去。”丞相王馆身位当朝大儒,自然知道此物传扬出去,会对朝廷造成多大的影响。</p>
首先便是,记载的方式有了新的载体,彻底淘汰了竹简这等繁杂的物体。</p>
其次便是,有利于知识的传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