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治仿佛大悟道,“果真如此?”</p>
明非笑了笑,拱起双手表示祝贺:“此事足以见出武氏之贴心,真乃陛下良人啊。臣先恭喜陛下了。”</p>
他一脸正经的胡说八道,脸不红心不跳。</p>
不过,李治好像信了。</p>
李治低下头沉思了片刻,突然喜悦起来,低声道:“看来朕是错怪她了……”</p>
转而对明非道:“这事暂且不提了,你近日可曾去过工部?”</p>
工部?去什么工部?水利之事不是还未开始?</p>
明非摇了摇头:“回陛下,臣还未去过。”</p>
李治冷哼了一声,将几本折子从案几上拿起,扔到了明非面前。</p>
明非疑惑的捡起折子,翻开看了看,竟全是弹劾自己的。</p>
弹劾自己任职至今从未上过朝,也从未去过工部衙门……</p>
“你不上朝之事暂且就不说了,你怕是还从未踏进过工部衙门的大门吧?”李治沉声问道。</p>
明非找了一下写这些奏折的人的名字,全是阎立德的朋党。</p>
他委屈道:“回陛下,水利之事臣正日夜琢磨,即日便可动身,臣去衙门也无事可做啊……况且陛下请看,这些上奏之人全乃前工部尚书的余党,明显是公报私仇啊。”</p>
“朕不论他们是否公报私仇,你若是按朝廷规矩,他们怎会有此机会?”</p>
明非不想反驳。</p>
这李治可真会甩锅,当初铲除阎立德是他和长孙无忌的意思,现在倒好,非但没有感激的意思还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p>
明非可不想做官啊,不是李治逼的?</p>
“我也不想做官啊……”他小声嘀咕。</p>
“你说什么?说大一些让朕听听。”李治问道。</p>
明非抬起头:“回陛下,臣说,陛下教训的是。”</p>
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阎立德之事,大理寺已查明,本该处斩,可是大理寺卿又上奏道,阎立德有一胞弟,名阎立本,是为河南道黜陟使,正负责官吏选拔考核。”</p>
阎立本?这个人明非知道啊,当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时候,阎立本作了一副《步辇图》。这个作品可是在后世的历史课本中都有出现的。</p>
阎立本是一个工匠和画家。却被调任河南道黜陟使,专门考核人才,这未免有些离谱……很难让人不把他和阎立德联系在一起。</p>
阎立德可正是买卖官职的一把好手啊。</p>
不过明非诧异,就算阎立本也参与贪腐之中,与他又有什么关系?</p>
难不成李治又想坑他了?想让他办事?</p>
他谨慎道:“陛下的意思是?”</p>
李治笑道:“大理寺已查明,阎立本为人清正,并未涉及其兄阎立德的事情之中。”</p>
明非一怔,既然没钱车牵扯进去,在这说什么?尬聊?</p>
李治见他疑惑,又接着说道:“阎立本在先皇时原本是将作少监,极擅长工匠之事,朕已命他为工部侍郎,与你共同完成水利之事。”</p>
“陛下莫不是在说玩笑话?”</p>
明非一脸不解。</p>
阎立本是阎立德的弟弟啊,他可是亲手把阎立德给拉下了马……他对阎立本来说是仇人啊……</p>
仇人怎可在一起共事?而且阎立本是工部侍郎,是自己的上司,这不得处处给自己穿小鞋?</p>
太坏了,李治太坏了,不知道打着什么心思。</p>
李治大笑道:“朕乃一国之君,怎可说玩笑话?你不必担心,朕让他和你共事,就是想让你查一查他,看看他是否也隐藏贪腐之事。”</p>
呵呵。明非真是呵呵了,就知道会是这样,李治下命令对自己就没有好事。</p>
刚解决一个阎立德,又来一个阎立本……</p>
李治见他一副不情愿的模样,安慰道:“你且放心去做,这工部尚书的位子,朕是给你所留的。但是……你若是没有一些功绩,难以说服百官啊……”</p>
明非惊的张大了嘴巴。工部尚书?这可是正四品的官儿,这李治果然是大手笔。不过……他不稀罕啊!</p>
他苦笑道:“陛下,臣才二十岁,若是当了四品尚书,实在是荒唐啊……”</p>
“荒唐?”李治反问,“朕知道荒唐,所以你必须把这件事办好,否则更难以堵住百官的嘴。”</p>
“陛下为何偏偏如此看重与我?”</p>
李治看他这模样倒有些恼怒,有多少人想当官都当不上,有多少人努力几十年才升一阶,他倒好,还在这卖惨。</p>
长叹了口气后,李治让自己平静了下来,意味深长的对他问道:“你不懂朕的心思?”</p>
明非便没有再抱怨。</p>
李治当初选中他的时候,就是为了将他培养成内臣。因为当今朝廷,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是站在李治这边的,他急需人才将这一批老臣换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