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没大朝,于是临近黎明时就散了。</p>
枢密院的每房每局每处、日常事务都很多。领兵驰骋的帅臣固然赢了后能集光辉于一身,但真正在保证国朝运转的,恰好就是这些微不足道又繁琐的日常的人和事。</p>
高若呐上任以来,除了整日被狄青刺激的抓墙,被皇帝在狄青问题上反复骚扰外,还被前一任枢密使庞籍留下的嫡系和裙带弄的头大。</p>
真正能让高枢密有存在感、且又能管得了的,也仅仅只剩这些保证国朝运转的日常小事。</p>
至于其他,譬如就狄青这德行,是否启用他出阵两广力挽狂澜,这是我老高能决定的?</p>
这是皇帝的锅好吧!</p>
老奸巨猾的皇帝,分明只是想借助我老高于保守派中的威望来奏请这议题,他做好人顺手通过。</p>
否定狄青的是文彦博和欧阳修两泰斗,这尼玛是我老高的威望镇得住的人?</p>
现在高若呐想明白了,只能消极应对当下的一切问题了。</p>
两广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派系、文武、政治等多重纠葛的问题,不是军事问题。</p>
即使不做这枢密使,高若呐暂时也不想深入摊浑水了。</p>
就因被各种政治因素束缚,不得已下,哪怕不熟军伍的情况,不知指挥官的情况,也强行调遣武冈军和南安军南下端州协防。</p>
五千人就这么因死伤严重而溃散,致使了端州沦陷,没能走的老百姓苦受战火煎熬。</p>
这又该责怪谁?</p>
西南房承旨韩笑章明显是老庞这厮的嫡系,初来乍到的高若呐,暂时很难插手西南军政的具体事务。</p>
谁知道前阵子这些混蛋和地方官僚勾结了什么猫腻,致使了侬智高要投宋却被拒绝,恼羞成怒下就起兵反宋。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p>
只是说这些不能去查,查也没用。永远不会有结果。</p>
“只能归结于侬智高的丧心病狂!”</p>
这是当前整个大宋的定调。</p>
毕竟,不论侬智高被广南官僚和韩笑章怎么忽悠,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和侬智高有仇的人是交阯。大宋只是拒绝了他的投靠。</p>
一定程度上大宋容许他在广南边境迂回,导致交阯征讨侬智高时候缚手缚脚,已经算是提供了纵深,于侬智高有恩。</p>
所以就回到了上一个问题,即使是当时的西南军政的实际主持人庞籍和韩笑章、于广南涉及侬智高的问题上真有猫腻,那也是好事!</p>
意味着他们提前给大宋排除了一个天雷!</p>
他侬智高不敢去打仇人,于是心有怨气后只敢来杀脾气温和、于他有恩的宋人出气?</p>
苍天有眼,好在没有接受这白眼狼进入大宋内部!</p>
“哎!”</p>
独坐到天明之际,高枢密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当前问题。</p>
“明府。”</p>
一个心腹走了进来,“暂领广西马步军总管、兼桂州知州陈署奏报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