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章
边城李将军决定告密,派人送出密信和奏折,他相信皇上不会做,这样釜底抽薪的事情。
李将军也怕奸臣当道,蒙蔽了圣上的眼睛。
所以送出去了三批人,一个是正常的送奏折,一个是送密信,还有一个是秘密的将事情告知唐大儒。
边城的将领们不好透露消息,害怕被匈奴人知道,借此机会,一攻而下。
边城将领们皮笑肉不笑,最底层的兵卒们却不知道什么事情,不过那么多的好兵器直接封入库存。
最底下的兵卒摸不着头脑,但是上面的老大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
李将军派出去的亲兵,分为三批,带着奏折和密信前往京城。
其他各地的将军,性格不同,决定事情的走向也不同。
有的将军默默咽下这口气,但是确实不顺,只能将火压到最下面的兵卒身上。
有的将军就是火爆的脾气,平时朝廷敢推三阻四,不给粮草和军饷,都敢直接打上京城,跟京城的官员们对着干。
此事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直接上奏折,非得让圣上知道。
信使快马加鞭,日行六百里加急,赶往京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发生战乱呢。
↑↑↑
工部不少的官员忧心忡忡,大家都觉得此事要被发现了,唉,命不久矣。
众人都没有了柱心骨,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到杜老的身上。
杜阁老当然知道事情肯定会往坏处发展,不过作为阁老,他却有能力将这些奏折往下压。
杜阁老皱着眉头,看着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他也挺生气,什么事儿都指着他。
其他人都不出力吗?
还是说所有的好处都是他自己捞的,其他人没有沾光吗?
“光指着老夫一人,无济于事啊,大家应该集思广益,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
“只要各地将领的奏折不进入京城,就没有问题!”
“只要坚持到明年,朝廷重新发放武器,武器
的替换,也就是两三年时间,到时候就死无对证了。”
“诸位可要考虑清楚,可别后悔莫及,此时不拿出你们的压箱底的能力。到时候别怪本官不如留情面了!”
杜阁老阴狠毒辣的说道,这些天他也不好过呀,本来就消瘦的老人,这些天吃不好喝不好,变成骨瘦如柴的老人,看人的目光,十分渗人。
工部不少官员听到此话,也都下了狠心,为了他们一家老小的命,还有荣华富贵。
‘死道友,不死贫道’,无毒不丈夫,死上几个人,也无可厚非呀。
不知道工部的官员们是如何商谈,又是如何计谋,反正只要是明目张胆带着奏折来京城的信使。
纷纷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发生了不少的“意外”。
京城根本没有得到消息,朝廷内部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波澜。
而各地的将军却计算着时间,不捡自己送出去的信使没有了消息,就连皇上都没有任何的反应。
还有什么不懂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还谈什么聊斋,大家都是一路人,都是官员,谁的心思谁不明白。
有的将军准备息事宁人了,毕竟京城的水实在是太深了,他们这些在外地之人在京城没有自己的眼线。也没有自己的势力,好像想成事真的挺难。
只有边城李将军想到了会出现问题,做了三层保险。
除了秘密去找唐大儒的信使曲大洪,没有出现问题,其他的信使都出现了“意外身亡”,没有进京城就已经嗝屁了。
信使曲大洪心里边别提多害怕了,都是将军的兵,大家还都认识,这样无声无息的死去,曲大洪为自己的兄弟们感到不值!
信使曲大洪也知道自己不能暴露,一经暴露肯定得死。
而且就像李将军交代的那样,一定要去找唐大儒,这个朝政真的有人能保命的话,那只有唐大儒!
信使曲大洪将悲痛放在心中,把自己变成“乞丐”,一路乞讨到京城。
在路上不停的散播他是唐大儒老家的亲戚,来投奔唐大儒……
虽然
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觉得要饭的人是来占唐大儒的便宜。
万一要是真的呢,所以不少的人都不会跟信使曲大洪计较,甚至还会给他一点点帮助。
于是混淆在其他人的队伍中,信使曲大洪终于混进了京城。
最近各地关卡卡的非常严,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上面的命令,各地关卡的城卫兵只能听着。
信使曲大洪不敢多停留,直接问路,抵达唐府,坐到门口就是一顿哭喊。
“俺要见大儒,俺是他的亲戚……”
信使曲大洪又哭又闹,非要见唐大儒,非得说他是亲戚。
………………………………………
司徒皇帝最近的小日子却非常的开心。
唐大儒给的方子非常管用,而且非常具体,高炉已经修筑好,稍微易使用,高炉中的温度非常高!
按照唐大儒的设想做成流水线,再也不会让铁匠们一个个的打铁,而是将铁水装入模具,等待冷却,再给武器开锋。
制造武器的速度加快,武器的锋利程度却不减弱,甚至更上一层楼。
如果想要武器更加锋利的话,那可以让工匠继续锤打将铁块中的杂质都打出。
‘百炼成钢’制造出来的武器,锋利至极。
司徒皇帝亲眼所见,也得到了样品,开心的眼睛都眯起来。
“嘿嘿,走,继续出去玩,去找朕的挚友,送给大儒只有一把锋利的匕首,吹毛而断,锋利至极。”
司徒皇帝把玩着匕首,得意扬扬的说道,开心的不行了。
“得此秘技,此乃天下之大幸。”
言太监笑眯眯的附和道,就像是个捧哏儿的,时时刻刻说话都点亮皇上的内心。
“当然!等朕将全天下诸君兵卒的武器都换成这种锋利的武器,叫来侵犯者,有来无回,杀他个屁滚尿流!”
司徒皇帝就觉得通心舒畅,开心至极,他似乎都已经想到了这锋利的兵器,为王朝带来荣耀的时刻!
没有等到司徒皇帝再次微服私访,就发生了很多不得不调息的事情。
“陛下,三皇子求见,编写的书籍,求皇上提字。”
“陛下,大皇子和二皇子又吵了起来……”
“陛下,四皇子和户部尚书吵了起来……”
“陛下,五皇子年龄也到了,在外面等候……”
……
“哎……”司徒皇帝叹了口气,只能让宫人去送给大儒,而他自己还要去管自己的孩子们。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御书房中的咆哮声,司徒皇帝批评自己的儿子,说的一无是处。
几位皇子就是比较欠削,被司徒皇帝整治了一遍,脾气也好了很多,该干啥就够干啥去了。
前四位皇子最近脸皮也练厚了,也知道父皇的脾气,他愿意打愿意骂人,就表示他们还有救,
就怕不打不骂,微笑对待,就像是五皇子一样,司徒皇帝甚至不管他的学业是好是坏。
五皇子年龄到了,虽然司徒皇帝已经在心中将他判刑,不可能继承皇位,也不可能成为太子。
五皇子司徒信被放纵两年的时间,脾气被磨的很变态,也不像原来一样是个小孩子了。
司徒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老五,看着他那恭恭敬敬的姿态,似乎已经学会了长大。
司徒皇帝只要一想起来“贤贵妃”和五皇子□□裸的野心,就觉得挺郁闷,毕竟自己还活着呢,就惦记着自己身后之事。
“老五以后就去宗人府吧……”
五皇子听到司徒皇帝的决定,手突然间在袖子当中攥成拳头,面容却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恭敬。
“儿臣,谢父皇恩典。而且年龄也不小了,也该娶亲了,不知父皇……”
司徒皇帝此时恍然大悟,队友好多年没有选秀女了,自己的四皇子还没有成亲,老四怎么也不提醒自己?
“小五,你有人选吗?今年举行选秀,将四皇兄的婚事也一起举办了。”
“回父皇,儿臣一切听父皇的安排。”
司徒皇帝无论怎么询问,五皇子似乎已经锻炼出来了,回答的答案滴水不漏。
却让司徒皇帝不感兴趣,这种太圆滑的人,摸不透的人。
让司徒皇帝不适应不喜欢,他更喜欢有自己脾气的人,说明是个人。
司徒皇帝看着圆滑的五皇子,突然间兴趣缺缺,没有什么意思,于是挥挥手让五皇子退下了。
五皇子司徒信恭恭敬敬告退,似乎都是对父皇的孺慕之情,乖乖儿子样子。
他却不知道司徒皇帝更喜欢看到意气风发的小儿子,在司徒皇帝的印象当中,五皇子还是当年的义气风发的少年。
唉~
司徒皇帝坐在龙椅上,忍不住叹气,似乎所有人都戴着面具面对着自己。
他宁愿去被唐大儒怼的哑口无言,两个人吵吵架,逗逗玩。
就连自己的儿子都是无比服从的状态,真是很生气。
↑↑↑
五皇子司徒信恭恭敬敬的走出御书房,心里边却非常的愤怒。
前面的四位皇子兵部,礼部,户部,鸿胪寺每一个皇子都在实权部门。
只有自己去宗人府,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宗族的皇室养老的地方。
一名年轻的皇子去了宗人府,这如同皇上已经表态了,自己不喜欢这个儿子,他不会成为太子,也不会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