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走,刘双喜给那几个病倒的女人也请了大夫,除了两个病得重些要多吃几副药,大多都是长期营养不良虚弱的,吃了几顿好的就都能起床做事了。
眼看就要开春种地了,虽然人手不是太足,刘双喜也不急,人她也继续招着,如今就是有多大能力种多少地,实在种不过来的就先放着,到时忙过这边再补种些玉米高粱也行。
田地那边暂时交给宋冷珍,刘双喜也腾出手来忙店铺里的事儿。
杨木头那些人的活也做完了,不但桌椅都是新的,墙壁也刷了一层白灰,看着就明亮。
而杨木头亲手打的一块牌匾已经挂在了新家外面的大门上面,只等黄道吉日就可以开张营业。
闲下来刘双喜才想起来,这几日忙里偷闲只顾着给云珞做补汤,倒是忘记验收了,也不知补汤的效果如何,别是补大发了,最后便宜了别人。
而且,不知云珞还能留下来多久,万一补着补着人走了,她岂不更亏?
下午,门外有人叫卖牛肉,这个时代朝廷明令禁止宰杀耕牛,一年到头也未必能遇上一个卖牛的,刘双喜听到声音赶紧跑出来。
卖牛的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刘双喜问道:“小哥,你这牛肉怎么卖?可别是私宰的。”
青年苦着脸道:“哪能是私宰的?我家的牛才养了有三年多了,谁想昨儿下地崴折了腿,好好的牛就废了,不宰也不能用了啊。你看我这还有官府给批的文书呢。连骨带肉的八文钱一斤,净肉十二文一斤,价不贵!”
刘双喜接过文书看了两眼,还真有官府的大印,她倒不是怕别的,就怕牛是偷的,真买了肉再惹是非,既然这牛是官府批文让宰杀的,她就想多买几块好肉。
何况三年的牛,肉质最好不过,不老也不嫩,怎么吃都好,实在吃不完不是还可以做成肉干肉松嘛,这时代零嘴太少,她只能自己多琢磨着。
何况这次再把店开起来,她也不打算只卖糖块,像牛奶甜点都卖一些,虽然这时候人们的消费水平虽然达不到最高,但新鲜的东西,总有有钱人有尝个鲜。
再配上一些小点心吃,绝对会让那些人吃一回想两回。
刘双喜挑挑拣拣,两大块牛腩和牛肋条肉炖着吃最香,四条牛腿可以做酱牛肉,牛里脊做牛排最好吃,最后一算账四百三十斤肉,带骨不带骨的都算上,共计四千三百七十文钱。
青年回头再看车上就剩下一堆牛骨牛肠和下角料,再卖别人也不买。
青年跟刘双喜打商量,“小姐,要不你把这些你也都拿着吧。”
刘双喜看了眼肉和骨头,觉得还不错,抬头问道:“不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