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早朝还未开始,文武大臣以及此次抗击黄巾军有功的各地诸侯已经聚集在皇宫外。蔡邕带着秦龙炀在各达官显贵跟前相互介绍,加之秦龙炀的事迹京城人士早有所闻,秦龙炀便渐渐为众人熟知。
“阁下就是秦将军?”是之前那位华服男子,秦龙炀不认得他,蔡邕介绍道,“这位是骠骑将军曹操。”
秦龙炀心中惊叹,原来这就是曹操!标志的瓜子脸和那一撮小山羊须,满脸写着霸道和谋略,果真是天生的奸雄。
“原来是曹将军,”秦龙炀朝他鞠上一躬,“今日一见,令在下毕生难忘。”
“哈哈,秦将军有所不知,其实昨日你在街上对蔡小姐拔刀相助时,曹某就已经看到了,”曹操笑了笑,又向蔡邕称赞道,“秦将军年少有为,又不惧权势,昨日教训的是车骑将军董承的侄子董奎。”
“董承?”秦龙炀听过这个名字,不过昨天那家伙居然是董承的侄子,真是有趣。
蔡邕也恍然大悟道:“难怪昨晚董承派人跟我说了些奇奇怪怪的话,董承最宠他这个侄子,看来今日他会针对你啊。”
秦龙炀憨憨地笑了笑:“伯父不必担心,我以万人迎战五万黄巾军时尚且不惧,岂会怕他董承一人?”
殊不知,董承此时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三人,冷哼一声后进入了皇宫之中。
“诸位大人,请入朝觐见圣驾~”一个宦官站在台阶上扯着尖嗓一喊,众人便熙熙攘攘地朝着皇宫而去。
朝堂上,众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秦龙炀低着头,还是忍不住左瞥右瞥,偌大的朝堂上,真的是连房柱都是金丝包裹的。而在正前方,汉灵帝刘宏正微躺在龙椅上,眼睛半开半合有一下没一下的扫视着众人。而在刘宏左侧,站着一个衣着考究的太监手握着圣旨,想必就是张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高呼万岁后,算是正式开始了早朝。
先是张让拉开圣旨阴阳怪气地数落着黄巾军的种种暴行,又将灵帝歌功颂德一遍。丝毫不亚于开校典礼上校长和各主任的演讲报告。
半个小时后,张让终于扯到了正题上:“对于此次征讨黄巾有功的将军们,陛下将论功行赏~”
“多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灵帝接过圣旨,从一品官员往下依次点名。第一位当然是大将军何进,这个毫无能力的家伙被加官进爵,众人虽有不服,却又无可奈何。
不知过了多久,秦龙炀的名字终于念到了:“幽州人士秦龙炀举义兵击败黄巾军万余,功不可没,封徐州琅琊郡郡守,赐位县男。”
秦龙炀顿时神情一变,自己的功绩被抹掉了大半!六七万黄巾军变成了万余,抗击乌丸十万之众更是只字未提!
“前幽州刺史刘焉,死于贼乱,却击破黄巾五万,斩杀乌丸七万余,其遗子刘璋,世袭父爵,封益州刺史。刘焉赐谥号‘忠”
原来,自己的功绩全被加给了刘璋,看来历史的车轮凭自己一己之力确实难以抵挡。秦龙炀心里很不是滋味,很快幽州刺史之位就被冠给了襄贲侯刘虞。
自己和弟兄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居然只是个小小的郡侯,秦龙炀心中千万个不满意,却只能压在心底,现在还没到时机,只能对朝廷卑躬屈膝。
“陛下!臣有事欲奏!”一直沉默不语的秦龙炀突然站出列,全场的焦点瞬间落在他的身上。大家都以为秦龙炀因为自己的功绩被磨灭而不满,所以要提出来。
灵帝点点头,示意他说。秦龙炀跪禀道:“陛下,黄巾之乱尚未平息。黄巾余孽张梁还带着数万黄巾众盘踞在青州东平一带,前中郎将皇甫嵩与卢植二位大人奉命前去征讨,眼看着贼军将败,二位大人却辞官下野,此事陛下知道吧?”
张让冷不丁地抖了一下,秦龙炀这时候提这件事是什么意思?想让自己难堪?要知道,张让可是这件事背后最大的获益人,要是这件事被揭破,他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