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汉民男女老少不下百人,皆被长绳串联绑缚。其中还有不少孩童在内。他们个个衣衫破烂、神色绝望。许多人在这样的天气里竟然没有鞋子,就用草绳将破布或是谷草胡乱的裹在脚上,冻得面色发紫不住的用力跺着脚。
一名貌似头目样子的后金兵冲着这草房一边指指点点,一边用满语向旁边的后金兵呜哩哇啦的说了一番。随后向后面一挥手,但见从那群汉民的后面跑上来十几名头上留了金钱鼠尾辫的阿哈。
这些人名为阿哈实为汉奸狗腿子,其头上有戴着皮帽子的,有戴了两只皮耳包的,身穿汉装却手持棍棒和皮鞭。这些人快步来到那后金军头目面前领受差使,最后都向那头目齐齐打了个仟儿,口中大声回了个“嗻”字。奴颜婢膝之状难以予笔墨描述。
“都向村里走,快点、都他娘的快点!你们这些下贱的尼堪(汉人)!别惹爷我不高兴,小心老子扒了你们的皮!”这些阿哈受领了差使,面对百姓转瞬即变了颜色,毫无同族之情义。一边大声喝骂着,一边以拳脚、棍棒和皮鞭狠狠驱打着百姓。
那些后金兵看着被打的哭声凄惨、哀求告饶的汉民,竟是满面漠然和鄙夷。当中一瘦削后金兵,见一老妪行动缓慢,上前以刀柄生生将其牙齿打落两颗,随后哈哈大笑。老妪哀叫不断,满口鲜血痛不欲生。
另一稍胖后金兵见同伴如此取乐,不禁手痒难耐。上前从人群中强行拖拽出一三四岁的女童,让其背立站好,随即运足力气狠狠一脚踹去,那女童惨叫一声如断线的风筝一般直飞出去,落地时摔得头骨碎裂鲜血四溢,手脚抽搐不止,几息间已是气绝身亡。而其父母除却无助啜泣,竟噤若寒蝉不敢多发一言。
杨林见此睚眦欲裂,胸中怒火熊熊燃烧。他强迫自己冷静,暗自思忖:按时间来算,铁背山的战斗应该早已结束。建奴的大队人马现应在尚涧崖和斐芬山围攻马林的队伍,现在去通知马林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此时去铁背山时机正合适。不论父兄是否平安,自己都要去看看才好。那么等铁背山事毕,自己该何去何从?
杨林继续思虑,在马林失利后,刘綎的那路官军就要被围歼。现在能通知他们面临危险的只有自己了。想去找刘綎,那么铁背山是必经之地。过此向东再向南,则是刘綎出发的宽甸方向。但是眼下的情形该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这些百姓被建奴掳走,或是被杀或是被永远奴役?这些百姓的性命与两万大军的安危相比好象无足轻重。但救与不救,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真是难以取舍。
一边是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一边是需要他火速报警的大军,杨林攥着刀的手里已满是汗水。望着被汉奸走狗们肆意欺凌殴打的百姓,尤其是孩子们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他的心都在颤抖、在流血。
正当杨林内心倍受煎熬的时候,突听得屋后传来一阵战马的嘶鸣声。
“坏了,是我的马在叫!天意如此啊。”杨林暗叹一声。
听见房后传来马叫,后金军和阿哈们一阵骚动。那头目向阿哈们下令道:“去两个人看看!”
“嗻!”两名阿哈忙不迭的向那金兵头目应了一声,然后以飞快的速度奔向房后。
跑在前面的高个阿哈转过屋角后还未等他仔细观看情形,一只钵大的拳头带着风声已是迎面罩来。猝不及防之下伴随着一声重重的闷响,这一拳实实的打在了他的下颌之上,他顿觉眼前一阵天旋地转,接着便失去了意识。
“我滴娘.........”后面的矮个阿哈见状刚要出声大喊,一柄冰冷的钢刀已是闪电般的抵在了他的喉咙上。他能感觉到那锋利的刀尖已经侵入了自己的肌肤内,甚至能感觉到有血从那里流了出来,吓得立刻闭上了嘴巴。
“难怪能给建奴当狗,很识趣嘛。”杨林充满戏谑的揪住了他头上的小辫子道:“想活命就照我说的做,否则现在我就送你去见阎王。”
矮个阿哈现在才完全看清杨林的衣着相貌,见对方蜂腰猿背,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及膝的深蓝色泡钉布面甲、铁护臂和铁制缨盔显得他威武不凡,很明显这是明军北方正规军的装束。看他方才好象是从那窄小的后窗里出来的,但没想到他的身手动作却极为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