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匈奴的营地,里面全是过冬的必须品,和诸葛连弩等重要的东西。这要是有个闪失,不单单是自己能不能在草原立足的问题。
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就是里面有炼铁的设备和操作图,这东西万一被草原人得到,那自己一个人就是历史的罪人。
“你马上去狼牙口,把情况告诉诸葛先生,我先带人回援。”
刘轩顾不上多说,幸亏所有的护国军都在,有他们在只要时间来的及,刘轩有信心打败来犯之敌。
乔玄在刘轩走后,立刻开始做防御工事,木头做的拒马,宽两丈深一丈的壕沟,夯土做的一人高围墙,还有诸葛亮提出的无规则小深坑,一件件一桩桩的事,繁琐而重要。
这是匈奴中郎将入草原的第一个基地,防御工事丝毫马虎不的。乔玄和李典商量了一下,为了安全期间,先做简单的防御,再做壕沟和围墙。
最简单的就是,挖不规则的小深坑。五百人一盏茶的时间就完成了,然后就是拒马,这也不难,用绳子绑木头,速度也很快。
“乔前辈,不知道将军他们怎么样了?算时间应该和乌恒人接触上了吧?”
刘轩觉得,封自己的老丈人官职,在称呼上不合适。难道要自己的老丈人做自己手下?见了自己还要行礼?
这……有些说不过去,反正手下明白自己和乔玄的关系,刘轩干脆没封乔玄官职。这样翁婿俩谁也不尴尬。
手下每个人都称呼乔玄前辈,李典也不例外。
乔玄是带兵知兵的人,李典的心思怎么能瞒的过他?想立功这是好事,青年人的上进心不能打击。
乔玄想了想道:“我们的基地无比重要,保护好基地,不比上阵杀敌的功劳小。”
这明显是没营养的安慰话,不过李典也没办法。
乔玄看李典一脸的不以为然,放下手里的地图道:“我们来匈奴的地盘,你是匈奴人的话,你会怎么想?”
“朝廷已经撤匈奴中郎将很多年了,现在贸然重设,肯定是要加强对匈奴的控制。我要是匈奴人,自己本来自由自在的,现在突然在自己头顶给按上官,自然心里不舒服。”
乔玄见李典不再往下说,知道李典还没想透彻,提点道:“匈奴人心里不舒服,会怎么做?”
“他们会来劫我们的营地?不会吧!匈奴的单于,不是忠于大汉吗?他敢以身犯险?不怕我大汉朝灭了他吗?”
李典不是愚笨的人,只是对塞外的情况不熟悉。乔玄一提点,马上明白怎么回事。
“曼城,外族人对我大汉得忠心,是建立在我大汉强盛的基础上的。想我大汉在汉宣帝时期,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想想那是多么宏伟的场面。那时我大汉谁敢不服?
但是看看现在,皇帝昏庸,宦官当道。士族把持国之命脉,天下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国力空前的虚弱。这些夷族还会对我大汉朝忠心吗?还会惧怕我大汉吗?”
李典是带全家,从山阳郡逃荒到泰山郡的,对乔玄所说感同身受。自己的功劳不小,最后朝廷连个小官都没赏,对朝廷自然没什么好感。
所以乔玄的话对朝廷、皇上不敬,在李典心里很有认同感。
“那岂不是说,我们也有仗要打了?”
李典是军人,军人的职业就是打仗。有仗打才能建功,建功才能立业。一听有仗可打,李典的精神头马上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