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中的贼人投降,朱俊派人向朝廷报喜。顺便打听卢植现在怎么样了。
月余回报:“皇甫嵩在曲阳和贼人战了七场,场场皆胜。张梁兵败身死,进入曲阳才知道张角已经死去多时,皇甫嵩派人破棺戳尸,斩了张角的头,送去京城。
皇甫嵩上奏,卢植有功无过,朝廷复卢植的官位。
董卓因为战事不利,被免职,兵马由皇甫嵩统领。
时有黄巾余孽,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号称要给张角报仇。朝廷令朱俊携胜利之威灭之。”
刘立轩看道这消息时,心里暗暗可惜。那张角分明是死在关羽箭下,可惜没能乘胜追击,白白失去了这一大功劳。
失去就失去了,就当给皇甫崇送礼了。刘立轩无奈,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黄甫嵩功劳很大,现在加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卢植、朱俊、皇甫嵩三人当初同是中郎将,各领大军五万,可以说起点是一样的。
卢植战事不利,能官复原职就偷着乐吧!但是,朱俊可是连破贼军,同是中郎将,人家现在成车骑将军了,自己还是中郎将。
灭黄巾余孽,是自己最后的机会。能不能升官发财这看这一仗了。
时韩忠盘踞宛城,朱俊马上下令,由刘立轩为前锋,全军开拔杀向宛城。
伤筋动骨一百天,于禁的腿现在还不能动,刘立轩留下臧霸照顾他,自己和关、张三人带队前往宛城。
上次遇险,要不是于、臧两人舍命相救,自己就一命呜呼了,刘立轩知道自己没有主角光环,现在小心了许多。
以然是关、张为前锋,刘立轩坐阵中军,朱俊帅大军殿后。刘立轩可以说是安全无忧,一路快马加鞭几天就赶到了宛城。
大军休整一下,朱军马上投入攻城。
小规模的突袭混战,刘立轩还能凭着脑子活凑付,正面作战就不是他的长项了。
各军种的调配、配合,攻城的时机把握,各队的进攻次序……看的刘立轩眼花缭乱。知道自己不是指挥打仗的料,刘立轩直接把兵权交给朱俊,让他统一调度。自己在大帐中,看朱俊怎么安排攻城。也好偷偷的学两手。
猛攻了两天,城里的贼人粮草枯竭,派人出城祈求投降。朱俊不许。
刘立轩好奇的问:“招降纳顺从先祖皇帝就开始了,先前我们都接受投降,现在为什么不接受了?”
“此一时彼一时,秦项的时候没有皇帝,人无定主,自然招降纳顺。现在天下一统,唯独黄巾造反,接受纳降,不加以严惩,这是助长贼风。以后想劫掠就劫掠,情况不好就投降,谁还畏惧朝廷?”
朱俊义正言辞的道。
刘立轩心里佩服,自己的政治眼光和大局观,比起这些老将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备,受教了。”
刘立轩心悦诚服的对朱俊行了一礼。
“哈哈,跟着我有你学的。”
朱俊得意的大笑,刘立轩太聪慧,能让他佩服还真不容易。
刘立轩看着得意的朱俊,转念一想,不对啊!从长社到阳城,受降的贼人数以十万计,也没见朱俊不受降。
脑子转了转,刘立轩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怕后人没有敬畏之心,只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朱俊看皇甫嵩升官了,自己需要拿的出手的功绩,才能和他相提并论。
三大贼头以死,再想获得大功绩很难。朱俊这是想以人头数凑功绩!刘立轩这样一想,顿时对朱俊的好感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