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领神会的刘备并没有展现出英明神武的一面。</p>
反而是在诸侯表示愿意接受刘备的差遣,换个新的模式攻打虎牢关之后,刘备还是让大家各自为战。</p>
按照他的原话来说。</p>
“诸位都是天下大才,想法必然各有千秋,备一人之智不足抵过诸位大才之智,故暂各自为战。”</p>
“若是诸位信我,再战半月,敌军自然会退走。”</p>
虽然大家心里都存疑,但是刘备说得这么信誓旦旦,那也没有办法,大家也就只能够继续带着自己的部队继续进攻虎牢关,只不过在看不到成功攻下关卡的希望,诸侯也都开始有所松懈,磨磨洋工。</p>
“先生,事成了吗?”</p>
结束了诸侯大会之后,回到了自家军帐之中,刘备有些焦虑地问陈琛事情办得怎么样了。</p>
虽然他很信任陈琛,但是如今虎牢关僵持的战况让他看着不安。</p>
一日没有进驻洛阳,那他就有一日不安心。</p>
“差不多了,静候佳音便可。”</p>
陈琛挺放松的,笑了笑,还安抚了刘备一阵,让他不用太过于焦虑。</p>
陈琛用了什么法子肯定虎牢关一定会退兵?</p>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色,就是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消息传播一下,这就用到了当年陈琛在洛阳建设起来的情报体系了。</p>
虽然因为洛阳动荡太大,情报体系有所破坏,但是传一传谣言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p>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p>
这个谣言前世到底是诸侯联军传的还是李儒传的,其实陈琛并不清楚,但是在观察过了联军这边有可能会干这种事的曹操、袁绍他们,发现他们都没有什么异常,陈琛就断定这或许是李儒想要达成自己想法的一个手段。</p>
李儒是希望董卓能够迁都长安的。</p>
因为长安距离陇西更近,在能够被西凉掌握得好,并且相比与洛阳,长安的贵族世家更容易清理一些,在长安再次建立起新的朝廷,对于李儒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着重大意义。</p>
董卓西迁对刘备集团来说根本不是坏事。</p>
所以陈琛自然也就不会破坏李儒的计划,甚至还提前给他帮忙,在民间助推传播了这个童谣。</p>
这甚至后来让李儒怀疑这是否真的有这种因果命运的存在。</p>
“文优,你说接下来怎么办好?”</p>
董卓靠坐在桌案旁,看着桌案上摊开的地图。</p>
其实他也挺烦恼的。</p>
自己这才掌权多久,什么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近来洛阳蹦哒得厉害的人也不少,其实董卓有些想让吕布他们回守洛阳。</p>
但是他知道虎牢关才是最好的守关地点,如果回撤洛阳,那他们可能四面去路都会被围住。</p>
要么战胜诸侯联军,要么就被困死在这洛阳城之中。</p>
董卓并不希望看到这个局面,因为陇西他给自己打造的老家大本营,就是为了给自己当一个防空洞避难所一般的存在,如果在洛阳被截断了归去路,那他来洛阳就没有意义了。</p>
“叛军狡诈,以三敌一,温侯新败,虎牢关上下并无再战之心,不若引兵回洛阳,废洛阳为旧都,迁新帝于长安,以顺应童谣。近日街市童谣传得甚广,其中有言,‘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小婿再三思量,觉得此言中,‘西头一个汉’,乃呼应高祖兴旺起家于西都长安,传承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应是光武兴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承一十二帝。”</p>
“天道有轮回,此乃天意,岳父大人应当顺应天意,迁都长安,既可无虞。”</p>
李儒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着,虽然他总觉得什么地方怪怪的,可是他却没有办法找到那个点,只能暂时作罢。</p>
董卓虽然挺支持李儒这个计划的,但是他还是有些贪恋洛阳的繁华的。</p>
长安虽然是旧都,但是其实经受过多次入侵和烧毁,俨然没有今日洛阳这般繁华。</p>
看到了董卓有些愁眉苦脸的,李儒自然也知道原因。</p>
“岳父大人无须烦恼,我们只需要将这洛阳给搬到长安去,何愁这长安不兴盛呢?”</p>
“而且,我们也不能给诸侯叛军留下一座繁华的洛阳,仅以小婿之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