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拍了拍袁绍的背部。希望能够宽慰他。</p>
“不是。”</p>
袁绍张着嘴巴,似乎是三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般。</p>
他抬手指了指正在给人敬酒和接受别人祝贺的吕布和李儒,有些呆滞地向曹发出了自己的疑问。</p>
“这吕奉先的口味,也太重了吧?董仲颖的女儿就长这个样子?难道是男儿女儿心?”</p>
很明显,袁绍这是误会了。</p>
他还没有见过李儒,自然不知道李儒是谁。</p>
而且李儒在外界的存在感又比较低,反而是还没有怎么动过手的吕布因为西凉军士兵的吹嘘而名号倒是响当当的。</p>
所以袁绍才会这样的想法。</p>
“咳咳咳咳咳。”</p>
曹才刚刚拿起了桌上的茶饮上一口,却没想到袁绍是这个原因。</p>
原来这本初兄有时候也会这样脑子不好使啊。</p>
曹暗中记下了这一点。</p>
以后可以拿这一点来嘲笑袁本初了,自从及冠之后,他就再也不和自己一起去到处浪了,摇一变成了正人君子,搞得自己也不得不临时转型,从浪子变成能吏。</p>
“本初你看错了。”</p>
“那是李儒李文优,是董仲颖的二女婿,吕布娶的是董仲颖的三女儿,所以其实李儒是代表董家人,也就是代表董三小姐和吕布一起敬酒的,你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呢?”</p>
曹白了袁绍一眼,不过他的注意力倒不是在这些事上。</p>
他的注意力其实在袁基的上。</p>
袁基微笑着和袁隗坐到了前面的位置去,但是却低调得很,偶尔回应一下别人,看起来风度翩翩,又低调内敛。</p>
但是曹对于袁基的实力是略有耳闻的,只不过似乎消息被人刻意掩盖了一般,了解的不甚详尽。</p>
所以其实曹对于袁基是很好奇的。</p>
而且在他和戏志才分析洛阳的局势的时候,自然避不开袁家这个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庞然大物,但是他们觉得仅仅跳脱的袁绍和袁术兄弟是不足以代表袁家的态度的。</p>
戏志才更偏向于袁绍和袁术只不过是被推出来的靶子,用年少轻狂的朝气来吸引注意力。</p>
虽然戏志才很想吐槽这两个大龄青年哪里年少了。</p>
所以袁家家主,袁基自然是后来戏志才去了解实的对象之一。</p>
这个居高位的男人,却低调得让人害怕。</p>
甚至在朝堂之上,你都没有办法注意到他站在那里。</p>
只能说,他似乎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和整个洛阳隔离开来,但是却又从某种层面上想要牢牢地将洛阳掌控在自己的手中。</p>
戏志才不知道如何去形容袁基这种预想的状态。</p>
如果陈琛在这里,自然就知道怎么形容了。</p>
这就是打游戏的时候想要开的上帝视角,虽然自己人在游戏里,但是视角是在游戏外,能够清晰地看得见游戏之中每个人的动向,从而获得信息上的极大优势。</p>
嗯?</p>
你说陈琛自己就是上帝视角的挂?</p>
怎么可能!</p>
我陈琛怎么可能开挂,这可是我忧思顿劳,呕心沥血才推断出来的大势和事件的!</p>
请不要把我的努力当做天赋,谢谢。</p>
这个闹非凡的宴会里。</p>
丁原和王愉快地以为家长这个话题展开了愉快轻松而又相互促进教育知识的话题进行了友好的交流。</p>
丁原表示,应该要严格对待孩子,时时为孩子考虑,将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去培养。</p>
但是一定要好好地控制住孩子的心理,不能让他放飞自我,被外界给摧残,然后一株好苗子被毁掉。</p>
至于丁原期望的方向是什么,他表示是,文武双全,文韬武略俱为上佳。</p>
王对于丁原对自己孩子的期望表示了赞许,而且也肯定了控制住孩子心理这一要点,但是对于丁原的强迫形式的“为了他好”的教育思想,王提出了较为中和意见的批评。</p>
他觉得,应该要对孩子进行“钓鱼执法”,放任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事,但是要在这样的事上设置一些问题和过失让孩子主动上钩,然后用这种导类型的错误,让孩子找回自我,最终会完全信任家长,跟从家长的一言一行。</p>
两个老男人都从对方的教育思想里收获了很多,但是或许他们两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收获一个儿子了。</p>
而曹在时刻关注着袁基,袁绍则是在时刻关注着李儒,他总觉得这个笑眯眯的男人上有一种强大的思维。</p>
思维是怎么感觉出来的?</p>
他怎么知道,直觉!直觉!</p>
为什么直觉那么强烈,却会错过陈琛?</p>
袁绍表示,自己边那位说来看人那么准,不也错过了陈琛?</p>
时也,命也。</p>
而且自己又不是没有向陈琛友好地发出过邀请。</p>
而厅中,万众瞩目之下。</p>
吕布和李儒,像是一对新人一样,到处接受别人的祝福和敬酒,不知道什么时候,吕布上的红色绸带,也有一部分缠在了李儒的上。</p>
而董卓,则是笑得凶神恶煞的坐在高位,看着群臣,心中计较着等等怎么开口比较有气势。</p>
这世道,好像有点怪怪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