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喝!”
“小工!!”
戌时刚过,客栈迎来了新一轮的客流量高峰,而思齐已经早早进入梦乡。
…………
南阳城其城墙取自城西北面的上灵山,护城河也发源于上灵山,所以自建城以来就有“上灵山庇护南阳城”一说。现如今上灵山唯有六月六日全城百姓可以上山祈福,据说山顶处羊有四角,虎有九尾,花开四季不败,但现如今南阳城内尚无一人可以登顶。
南阳城建城其实不过两百年,是由金、梁、吴三大家族携手共建,他们共同协商了一份较为完备的管理条例,之后吴家带着大量劳动力加入了建城的队伍当中。
南阳城的管理体制不像其它城邦一家独大,南阳城初期执政的是金家——由上灵山的上灵寺住持从城中开城元老“金、梁、吴、杨”四大家族选出的。除了执政家族以外的其它三大家族则共同辅政,这样一来四大家族可以相互扶持,也可以相互制约。
上灵寺主持在南阳建城初期曾多次强调:“直到城主府被雷劈之前不能擅自易主,逆天者,后果自负。”
金、梁、杨三大家族都属于佛系家族,对权利没有太大欲望,在不涉及城邦管理红线问题的情况下,三者倡导“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唯独吴家,广受群众非议,一是因为吴家是最后参与建城的家族,地位不及前三家,二是吴家太过招摇,恨不得把“吴”这个字绣进衣裳的每一个花纹中,弄得衣裳花里胡哨的,又是字儿又是虎样。
当时其实许多人都以为是金家人收买了上灵寺,所以在金家掌权的初期,吴家不顾住持的提醒偏要试图夺权。无奈政变当天黑云压城,漆黑一片,还伴有暴雨。金家先以稻草人占位,在草人军四周布有多个战鼓,吴家敲一声,金家敲两声,吴家仿佛陷入了一个迷宫当中,最后吴家因分不清敌我,损失惨重,家主也在政变中坠马身亡。从那以后吴家便举家迁出了南阳城,没了音信,也再无家族有谋权易主的念头了。
金家在执政中期设立了“参议院”负责裁决涉及南阳城三大家族的事情,以防涉及各家利益时裁决有所偏颇;此外当参议院超半数的执事不同意城主的决策时,城主则需对决定再作考虑,半个月之后才可以再次提出决策。金家执政期间提倡教育优先,将礼义廉耻带到了南阳各个角落。并且金家根据南阳所处地势平缓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除此之外,南阳还与其他城邦保持着稳定的贸易往来,成为了其他城邦重要的粮食供给商。
不过就在三十八年前,南阳城洪涝频起,三大家族想尽一切办法,筑堤、浇筑镇水兽,上灵寺的门槛快被踏烂了也没有成效。就在大家为抗洪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上灵寺住持却突然亲自到金府宣布当政家族由金家改为梁家,这一改任不是因为水患不治,而全因金家小儿子雨天放风筝,导致天雷劈了城主府内的银杏树,应了主持当年关于改任的那句话。
就在梁家登位那天,上灵寺住持告诉三大家族:“此后每年除六月六日以外,任何人不可踏足上灵寺。”
说巧不巧,就在执政家族更替的第二天,便有一奇才自荐说自己有治理洪水的妙计,随后三大家族同那人齐心协力,号召百姓,全城动员一起凿山造河,改建河道,终于成功治理了水患。
如今南阳城当政的还是有“向来喜欢自家小姑姑”之称的梁家,起初梁家男丁兴旺,但没想到,在梁家当政之后的三十年间梁家竟然换了两代城主,一时间“南阳城城主活不过五十岁”的言论流传于各大城池之间。在前城主梁酉的长子九年前死于林间狩猎之后,梁家在南阳城已无直系成年男嗣,只剩下一刚满四岁的梁长庚。